• xu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ǔ xué dé zǐ

成语解释:比喻诗文贴切中肯

成语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佛顶菊》:“先生之作,诚可谓虎穴得子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繁体字形:虎穴得子

英文翻译:A son from a tiger's Den

虎穴得子的意思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穴:1.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洞穴。孔穴。穴居。空穴来风。2.动物的窝:巢穴。虎穴。蚁穴。3.墓穴:土穴。砖穴。4.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位、穴道。5.(Xué)姓。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成语评论

小明毕业后放弃稳定的工作,跑去深山里研究濒危动物。朋友都说他疯了,可三年后他不仅发现了新物种,还发表了轰动学界的论文。这算不算“虎穴得子”?这个成语说的正是这种为重要目标甘冒风险的选择。

核心问题:为什么人们明知危险还要"闯虎穴"?就像登山者面对雪崩风险仍要登顶,创业者抵押房产也要开公司,关键在价值判断。当目标的重要性超越了对风险的恐惧,孤注一掷就成了值得敬佩的勇气。这背后藏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人类大脑对"预期收益"的评估永远比"潜在损失"更敏感。

我在云南见过做普洱茶的老匠人。当年他变卖祖宅进原始森林找古茶树,全村都说他要家破人亡。现在他指着满墙的制茶金奖对我说:“虎崽子固然会咬人,但母虎怀里的,可能是改变命运的机遇。”这个比喻让我突然明白,成语里的"得子"从来不是必然结果,而是对孤勇者的精神馈赠。

现代职场里的"虚拟虎穴"有个做游戏开发的朋友,连续熬夜三个月改代码,赶在行业大会前完成demo演示。项目成功后他苦笑着说:“我这算不算在服务器机房这个电子虎穴里捡到了程序猿的崽?”这种幽默的现代演绎恰好说明,风险的形式在变,但突破舒适区的内核永不过时。

需要警惕的是,这个成语不该成为鲁莽行为的借口。去年有网红为流量徒手爬摩天楼,这种把"虎穴"当噱头的做法,和真正有价值的冒险完全背道而驰。真正的虎穴得子,应该像航天工程师反复验证后才发射火箭——危险但可控,艰难却值得。

有个细节常被忽略:成语里老虎既是威胁也是机遇载体。这让我想到风险投资的逻辑,最优秀的投资人往往在别人恐惧时看到机会。或许人生很多抉择就像面对虎穴,既要保持对獠牙的清醒认知,也要有洞察幼崽价值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