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tàn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成语解释:探:探测。不进老虎窝,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成语出处:《东观汉记·班超传》:“超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
繁体字形: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英文翻译:No tiger's lair, no tiger's son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探:1.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探矿。探路。探口气。试探。钻探。2.做侦察工作的人:密探。敌探。3.看望:探望。探亲。探病。4.向前伸出(头或上体):探头探脑。行车时不要探身窗外。5.过问:探闲事。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穴:1.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洞穴。孔穴。穴居。空穴来风。2.动物的窝:巢穴。虎穴。蚁穴。3.墓穴:土穴。砖穴。4.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位、穴道。5.(Xué)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哎哟,说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这成语可真是够刺激的!举个栗子,比如老王想开家网红奶茶店,但市中心的租金贵得离谱。朋友劝他:“别冒险啦,郊区也能做!”老王一拍大腿:“不探虎穴,不得虎子!咱就得在最热闹的地段拼一把!”结果你猜咋着?半年后他家奶茶还真成了排队王。
等等,这成语到底想说啥?说白了就是“风险越大回报越大”嘛!但有个问题:非得玩命才能成功吗?咱得掰扯掰扯。比如小陈想转行做程序员,但又怕零基础学不会。这时候“不探虎穴”可不是让他裸辞啃馒头,而是说该报班就报班,该熬夜学代码就别躺平——得主动钻那个“虎穴”,才能抓住机会这只“虎子”。
嘿,你发现没?这成语其实藏着个现代职场秘籍。我同事Lisa前阵子就敢接下没人要的烂尾项目,天天加班改方案。当时大伙都说她傻,结果项目起死回生,她直接升了主管。这波操作不就是“探虎穴得虎子”的现实版?所以说啊,关键时刻敢不敢蹚浑水,可能就是咸鱼翻身的转折点。
不过咱得把话说明白,这可不是鼓励无脑冒险。好比说你想创业,总不能把全部家当押在压根没调研过的项目上吧?真正的“探虎穴”得带着脑子上路。比如我表弟搞直播带货,先花三个月摸透平台规则,测试了二十多种话术,最后才敢all in——这种有准备的冒险,才是老祖宗想传达的智慧。
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总说“躺平最安全”,这跟“不探虎穴”是不是矛盾?其实未必!就像打游戏要通关总得进副本,现实里想突破舒适区就得主动找“老虎洞”。不过嘛,新时代的“虎穴”可能是个网课、是个新技能,或者是次跨行业的尝试。关键是你得迈出那一步,别光蹲在安全区画饼充饥。
最后唠句实在的,这成语就像人生GPS导航——它提醒咱别光看眼前坑洼,得盯着目的地。当然咯,真要进山打老虎,记得带齐装备找好队友。毕竟老祖宗的智慧要活用,不能当愣头青对吧?下次遇到机会又犯怂时,不妨默念三遍:虎子诚可贵,虎穴价更高,若为成长故,两者皆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