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g
  • yāo
  • yuán
  • b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ēng yāo yuán bèi

成语解释: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蜂腰猨背

英文翻译:Ape back

蜂腰猿背的意思

蜂:1.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如蜜蜂、胡蜂;有的单独或成对生活,捕食小虫,如蜾蠃(luǒ);有的营寄生生活,如寄生蜂;有的危害植物,如叶蜂。2.比喻成群地:蜂聚。

腰:1.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弯腰。两手叉腰。2.裤腰:这裤子腰太肥。3.指腰包或衣兜:我腰里还有些钱,足够我们零用的。4.事物的中间部分:山腰。树腰。半中腰。5.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腰。海腰。6.姓。

猿:哺乳动物,外形像猴而大,种类很多,没有颊囊和尾巴,有的特征跟人类很相似。生活在森林中。如猩猩和长臂猿。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成语评论

蜂腰猿背”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但具体怎么用呢?比如我们可以说:“古装剧里的侠客身形如蜂腰猿背,轻功施展时像会飞的竹蜻蜓。”这里既保留了古代韵味,又用竹蜻蜓这个现代比喻让画面更生动。不过要注意,用这个成语时最好搭配具体场景,别让人感觉在硬凹文采。

问:这个成语到底是夸人还是贬人?其实它属于中性描述,关键看上下文。比如夸舞蹈演员“蜂腰猿背的身段让每个动作都充满张力”就是赞美,但若说“瘦得蜂腰猿背像竹竿”就带点调侃了。记住,体态描写本身不带褒贬,全看说话人的语气。

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成语原本多用于描写男性。古代话本里常出现“蜂腰猿背的少年侠客”,直到明清小说才开始用来形容女性。现代使用时倒不必拘泥,我见过健身教练用这个词夸学员体脂率控制得好,既贴切又有新意。

最近刷短视频时发现,有些汉服博主会特意用“蜂腰猿背”打标签。这说明传统文化正在被年轻人玩出新花样。不过要注意,别把体态审美搞成刻板标准——健康的美从来不止一种形态,重点是用这个词时要传递积极能量。

下次想夸人身材好,试试换个说法:“你这蜂腰猿背的体型,穿西装比模特架还挺拔”。既避免了“瘦”的单薄感,又突出了挺拔精神。语言就像调料,用得巧妙能让夸奖更走心。记住,成语不是博物馆的展品,活用才能让它真正活在生活里。

蜂腰猿背的造句

  1. 造句 身材魁梧,蜂腰猿背,肤色白皙,留着一缕山羊胡,张着一双绿豆眼的共工仿佛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哈哈大笑起来。
  2. 造句 纵上擂台的丁小羽蜂腰猿背,身形欣长,披散的长发齐腰长。
  3. 造句 再往下看去,左手第一人,便是大师兄令狐冲,穿一身华山标准服饰,身挎长剑,蜂腰猿背,于其他人不同的是,其人剑柄上还挂着一个酒葫芦。
  4. 造句 应好凑近了看凤卵,他怕如夫人不许,便绕到了卵囊背后,此时卵中凤雏身形愈发长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已如十余岁的少女一般。
  5. 造句 堂上,随着一声响亮的喊声,文远只见一将昂藏而入,身高九尺,蜂腰猿背,虽然看面相还有些稚嫩,可浑身上下弥漫着一股彪悍之气。
  6. 造句 入得帐中,崔琰便见一人背身负手而立,崔琰看不清他的相貌,不过整个人身高八尺,体型修长,蜂腰猿背,负手仰望,隐隐间散发出一股威仪。

"蜂腰猿背"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