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èn lóu shān shì
成语解释:蜃:大蛤蜊。比喻虚幻夸诞的事物或虚无飘渺的事物
成语出处:清·方以智《东西均·扩信》:“虚中见实,实中见虚,蜃楼山市,龙女施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虚幻的事物
繁体字形:蜃樓山市
英文翻译:Mirage
蜃:大蛤蜊。
楼:1.楼房:大楼。教学楼。高楼大厦。一座楼。2.楼房的一层:一楼(平地的一层)。一口气爬上十楼。3.(楼儿)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城楼。箭楼。钟楼。4.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茶楼。酒楼。银楼。5.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市:1.做买卖的地方:开市。上市。2.城市:市区。市容。3.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有中央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市等。4.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市尺。5.买:市贱鬻贵。
提到“蜃楼山市”,许多人会联想到成语“海市蜃楼”。但这个词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他总幻想一夜暴富,结果计划就像蜃楼山市一样,看着美好,一碰就碎。”这里用“蜃楼山市”比喻虚幻的愿景,是不是挺形象的?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传递“不切实际”的含义呢?其实,“蜃楼山市”源自古人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光线折射让远处景物投影在空中,形成虚无的“山市”。这种转瞬即逝的奇观,自然成了比喻空想的绝佳素材。比如:“年轻人创业是好事,但若只画大饼不行动,那就成了蜃楼山市。”你看,画面感和警示意义都有了。
有人问:“这和普通说‘白日梦’有啥区别?”区别在于意境深度。举个例子,同事说要在沙漠建水上乐园,你可以调侃:“这想法简直是蜃楼山市啊!”既点出荒谬性,又保留了语言的美感,比直接否定更显智慧。
我发现,现代人用这个词时总带着点浪漫的无奈。比如朋友念叨辞职环游世界却从不存钱,我会说:“你这计划再不定机票,可就真成蜃楼山市了。”既表达关心,又暗示现实的重量。成语的生命力或许就在于,它能用古老的诗意包裹当下的困境。
下次遇到类似场景,不妨试试换个说法。比如看到夸张的广告宣传,可以嘀咕一句:“这优惠力度大得像蜃楼山市,怕不是转眼就消失?”语言就像镜子,照出我们对真实的渴望,也提醒我们别在幻影里迷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