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tíng diǎn shuǐ
成语解释:蜻蜓刚刚接触水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成语出处:唐 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蜻蜓點水
英文翻译:touch on sth. without going into it deeply
蜻:〔蜻蜓〕昆虫,捕食小飞虫,是益虫。幼虫称“水虿”,生活在水中(有的地区称“蚂螂”),如“蜻蜓点水”(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蜓:见〔蜻蜓〕、〔蝘蜓〕
点:1.液体的小滴:雨点儿。掉点儿了。2.小的痕迹:墨点儿。斑点。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6.表示少量:一点儿小事。吃点儿东西再走。7.用于事项:两点意见。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点。终点。冰点。沸点。据点。先突破一点。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点。重点。特点。10.姓。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点。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14.规定的钟点:误点。到点了。15.点心:茶点。早点。糕点。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提到“蜻蜓点水”,你会想到什么画面?或许是一只轻盈的蜻蜓在水面上快速掠过,翅膀带起一圈涟漪。这个成语原本形容动作轻巧敏捷,但后来逐渐被用来比喻做事不够深入。比如:“他读书总是蜻蜓点水,翻两页就放下,结果考试时连基本概念都记不清。”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常见?
为什么人们会用这个略带批评的成语呢?试想,如果工作中有人只完成任务的表面部分,却忽略核心细节,项目最终漏洞百出。这种情况用“他处理报表像蜻蜓点水,数据都没核对就提交”来形容,是不是立刻让人明白问题所在?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委婉,比直接说“不认真”更容易被接受。
不过换个角度看,蜻蜓点水真的只有负面意义吗?现代生活节奏飞快,有时快速接触多个领域反而是种生存智慧。比如创业者初期需要广泛了解市场动态,这时“蜻蜓点水式调研”能帮助快速筛选重点方向。关键是要分场景——需要深耕时别浮于表面,需要广度时别钻牛角尖。
有个有趣的观察:在人际交往中,蜻蜓点水可能成为社交润滑剂。聚会上遇到不熟悉的话题,用“这个问题我只是蜻蜓点水地了解过”既能参与讨论,又给自己留有余地。这种用法其实暗含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既不过度显露,也不完全沉默。
如何避免成为真正的“点水式”做事者?个人经验是建立优先级筛选机制。比如处理邮件时,先快速浏览(点水),标记出需要深度处理的内容;学习新技能时,先广泛试听不同课程(点水),再选择最适合的深入钻研。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或许比单纯批判“不够深入”更有建设性。
下次看到蜻蜓掠过池塘,不妨多观察几秒——它们看似随意点水,其实每次触碰都在捕捉信息。生活中某些时刻的“浅尝辄止”,或许正是为了找准方向后的全力投入。把握深浅之间的平衡,或许才是这个古老成语给现代人最智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