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iǎn shuǐ bù lòu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成语出处:《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补语;指严密
繁体字形:點水不漏
英文翻译:watertight
点:1.液体的小滴:雨点儿。掉点儿了。2.小的痕迹:墨点儿。斑点。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6.表示少量:一点儿小事。吃点儿东西再走。7.用于事项:两点意见。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点。终点。冰点。沸点。据点。先突破一点。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点。重点。特点。10.姓。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点。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14.规定的钟点:误点。到点了。15.点心:茶点。早点。糕点。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漏:1.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壶里的水漏光了。2.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锅漏了。那间房子漏雨。3.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漏尽更深。4.泄露:走漏风声。说漏了嘴。5.遗漏:挂一漏万。这一行漏了两个字。点名的时候,把他的名字给漏了。
哎,你听说过“滴水不漏”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就像个严丝合缝的水桶——装满了水却半滴都漏不出来。比如老张安排年会流程时,连突发停电都准备了手电筒和备用电源,同事都夸他做事真是滴水不漏。你看,这可不只是夸人仔细,更是说考虑问题全面到连缝隙都找不到呢!
等等,这词儿只能用在正经场合吗?那倒未必!上周我邻居大妈腌泡菜,坛子口用油纸裹了三层不说,还拿砖头压着防漏气。我开玩笑说:“您这密封技术,简直滴水不漏啊!”她乐得直拍大腿:“可不嘛,去年漏气了半坛子酸菜,今年必须严防死守!”你看,生活里处处都能用这词儿。
话说回来,为啥老祖宗要用水来比喻周全?你细品啊,水这东西最会钻空子,木头裂个缝它都能渗出去。能把水治得服服帖帖,说明考虑问题确实到位。就像我们公司新来的项目经理,每次开会前把资料装订成册不说,连投影仪转接头都备了三种型号,这操作真是当代职场版的滴水不漏。
不过依我看啊,现在年轻人用这成语越来越少啦。倒不是说大家不细致了,而是更爱说“把细节拉满”之类的网络用语。但你要真在重要场合甩出句“滴水不漏”,瞬间就显得既有文化底蕴又专业范儿十足。不信你试试下次做方案汇报时说“这个预案保证滴水不漏”,领导绝对眼前一亮!
说到底,这成语最妙的还是画面感。你闭上眼睛想想:青瓦屋檐下雨珠串串,偏偏有片瓦当把雨水接得稳稳当当。这种带着烟火气的智慧,可比冷冰冰的“万无一失”生动多了。下次遇到特别周全的安排,别光竖大拇指,来句“您这可真是滴水不漏啊”,保管让对方觉得夸到心坎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