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ù guó yāng mín
成语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成语出处:《明史 方从哲传》:“代营榷税,蠹国殃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繁体字形:蠧國殃民
英文翻译:harm the country and bring calamities on the people
蠹:1.蛀蚀器物的虫子:蠹虫。木蠹。书蠹。蠹鱼。2.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蠹蛀。蠹害。蠹弊(弊病,弊端)。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殃:1.祸害:灾殃。2.使受祸害:祸国殃民。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哎呦,今天咱们来聊聊“蠹国殃民”这个成语,看看它到底是个啥意思,又能用在哪些场合。先说个简单的例句热热身:“那些贪官污吏蠹国殃民,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过才怪!” 你看,这词儿一听就带着股愤慨劲儿,说白了就是批评那些祸害国家和百姓的人。
不过等等,为啥非得用“蠹”这个字?难道和虫子有关系?哈哈,这问题问得好!其实“蠹”原意就是蛀虫,专门啃木头的那种。古人用“蠹国”比喻坏人像蛀虫一样慢慢腐蚀国家根基,你瞅瞅,这比喻多形象!比如历史上那些搞腐败的权臣,可不就是国家的“蛀虫”么?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某些企业偷排污水,表面上赚了钱,实际是蠹国殃民的短视行为。” 这时候成语的用法就跳出了政治范畴,延伸到环境破坏这种社会问题上。你看,语言这东西真是活灵活现,能跟着时代变!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是不是太严肃了,平时能用得上吗?嘿,还真别说!比如吐槽某些网红产品:“那些卖假货的直播间,为了赚钱连底线都不要了,简直是蠹国殃民!” 这么一说,既表达了不满,又带点文化味儿,比直接骂人高明多了。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有些年轻人总爱说“摆烂”“躺平”,要我说啊,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但真要有人故意传播这种消极思想影响社会,那也算某种意义上的“蠹国殃民”吧?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哈,毕竟成语也要看具体语境嘛。
最后给大家支个招:下次遇到让人气愤的社会乱象,别光顾着拍桌子,不妨甩出“蠹国殃民”这个成语镇场子。既能精准表达态度,又能显得咱有文化底蕴,这不比干着急强多了?记住啊,语言的力量可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