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ù guó hào mín
成语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一》:“彼募化亦谋食之一道,必以其不耕不织为蠹国耗民,彼不耕不织而蠹国耗民者,独僧尼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繁体字形:蠧國耗民
英文翻译:prey upon one 's country and injure the people
蠹:1.蛀蚀器物的虫子:蠹虫。木蠹。书蠹。蠹鱼。2.蛀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蠹蛀。蠹害。蠹弊(弊病,弊端)。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耗:1.减损,消耗:损耗。油耗。他们谈了一晚上,把灯里的油都耗干了。2.拖延:耗时间。3.音信(现多指坏的):噩(è)耗。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哎,大伙儿听说过“蠹国耗民”这成语吗?说白了就是形容那些像蛀虫一样啃食国家根基、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紧巴的人和事。举个栗子啊,古代有些贪官搞土地兼并,自己富得流油,结果农民连口粮都保不住——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蠹国耗民”嘛!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词儿现在还能用得上吗?”嘿,您别说,前两天新闻里那个虚报项目骗补贴的村主任,硬是把修路的钱揣进自己腰包,搞得村里下雨天连电动车都打滑。这种操作啊,妥妥是当代版的“蠹国耗民”教科书案例。
不过咱也得客观看问题。有些朋友觉得“蠹国耗民”离自己八竿子打不着,其实不然。就拿小区物业乱涨管理费这事来说,虽然事儿小,但性质上也算得上“微缩版”的蠹国耗民。毕竟集体的钱袋子被掏空,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平头百姓。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为啥这类问题总是春风吹又生?要我说啊,光靠事后抓典型可不够,关键得把制度的篱笆扎紧实了。就像咱家防盗门,总不能等贼进屋了才想起来换锁吧?得提前把漏洞堵上,让蛀虫没处下嘴才行。
其实换个角度看,“蠹国耗民”这事儿也算是个提醒。咱们普通老百姓虽然管不着大事,但至少能盯紧身边的公共事务。就像社区群里有人质疑物业账目,大家伙儿跟着较真查账,这不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对抗“小蛀虫”嘛!你懂的,聚沙成塔的力量可比单打独斗强多啦。
说到底啊,老祖宗留下的成语就像面照妖镜,甭管时代怎么变,那些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总逃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关键还是得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氛围,让蠹虫们知道——现在可不是他们为所欲为的好年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