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ǔ quē guà lòu
成语解释:阙:缺;漏:遗漏。指弥补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成语出处:清 赵曦明《跋》:“至于补阙挂漏,俾臻完善,不能无望于将伯之助云。”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弥补缺陷
繁体字形:補闕掛漏
英文翻译:Mend the deficiency and hang up the leak
补: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5.姓。
阙:[quē]1.过失;疏失:衮职有阙。2.同“缺”。[què]1.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宫阙。伏阙(跪在宫门前)。2.神庙、陵墓前竖立的石雕。3.姓。
挂:1.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挂钟。把大衣挂在衣架上。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一轮明月挂在天上。2.(案件等)悬而未决;搁置:这个案子还挂着呢。一时不好处理的问题先挂起来。3.把话筒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电话先不要挂,等我查一下。4.指交换机接通电话,也指打电话:请你挂总务科。给防汛指挥部挂个电话。5.钩:钉子把衣服挂住了。6.(内心)牵挂:他总是挂着家里的事。7.(物体表面)蒙上;糊着:衣服上挂了一层尘土。瓦器外面挂一层釉子。脸上挂着笑。8.登记:挂失。挂一个号。9.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挂四轮大车。十多挂鞭炮。
漏:1.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壶里的水漏光了。2.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锅漏了。那间房子漏雨。3.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漏尽更深。4.泄露:走漏风声。说漏了嘴。5.遗漏:挂一漏万。这一行漏了两个字。点名的时候,把他的名字给漏了。
哎哟,说到“补阙挂漏”这成语,可能有人会懵:这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它就是形容“补充缺失、填补漏洞”的意思。比如你写报告时漏了关键数据,同事帮你补上,这不就是典型的“补阙挂漏”吗?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用起来会不会太文绉绉?嘿,还真不一定!比如朋友组队打游戏,你发现队伍缺个治疗角色,立马喊人补位:“咱们得补阙挂漏啊,不然这副本过不去!”你看,日常生活里也能用得很溜。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写论文时,发现参考文献少了个重要观点,急得抓耳挠腮。导师提醒他:“做学问要会补阙挂漏,赶紧去图书馆查资料。”结果他不仅补全了内容,论文还拿了高分。所以说啊,这词儿真不是摆设,关键时刻能救命!
有人可能要问:这和“查漏补缺”有啥区别?问得好!虽然意思相近,但“补阙挂漏”更强调主动填补重大缺漏。比如公司系统被黑客攻击后,IT部门连夜加班修补漏洞,老板竖起大拇指:“这次真是补阙挂漏,干得漂亮!”你品,是不是多了点力挽狂澜的味儿?
话说回来,现在人用成语总怕用错地方。依我看,只要场景合适,该用就得用!就像拼图少了一块,你咔嗒给补上,这时候说句“总算补阙挂漏了”,既准确又有文化范儿。不过得注意哈,要是修自行车补胎,硬拽这成语就有点搞笑了。
最后叨叨两句:语言本就是活的工具,“补阙挂漏”这种成语就像工具箱里的瑞士军刀,关键时刻掏出来特别趁手。下次遇到需要完善的事物,别光说“改改就行”,试试用这个成语,保管让人眼前一亮。毕竟,能把传统文化用得恰到好处,本身就是种本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