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ǎn bì huī quán
成语解释:挽袖露臂,挥动拳头。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里说的别,包弹遍,不嫌些蹬弩开弓,怎说他袒臂挥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形态
繁体字形:襢臂揮拳
英文翻译:Open arms and fists
袒:1.脱去或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袒露。袒胸露臂。2.袒护:偏袒。
臂:[bì]胳膊:左臂。臂力。振臂高呼。[bei]见〖胳臂〗。
挥:1.摇动;舞动:挥手。挥舞。挥刀。2.拂去;抹掉:挥汗。3.抛出;散出:挥金如土。挥发。
拳:1.拳头:双手握拳。拳打脚踢。2.拳术:打拳。练拳。一套拳。几手好拳。太极拳。3.拳曲:老大娘拳着腿坐在炕上。
“袒臂挥拳”这个成语听起来像要打架,但生活中真的只有冲突场景才会用它吗?举个例子:小明和同学争论一道数学题,激动时忍不住卷起袖子、手舞足蹈地说:“这题绝对应该用勾股定理!”虽然动作夸张,但两人最后笑着一起解出了答案。你看,这里的“袒臂挥拳”反而成了思维碰撞的生动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肢体动作的描写会不会让人误解为暴力倾向?其实关键在于上下文。就像菜市场里两位大妈为白菜价格争得面红耳赤,王阿姨边比划边喊“我这白菜可是今早刚进的”,虽然动作幅度大,但围观群众都知道这是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成语的妙处就在于能用画面感传递情绪浓度。
现代职场中这个成语还能用吗?市场部会议上,李经理挽着衬衫袖子在白板前挥动手臂:“这次活动必须做到三个突破!”这种充满激情的状态,比干巴巴的PPT汇报更能点燃团队斗志。我发现,当人们真正投入某件事时,身体语言自然会变得丰富,“袒臂挥拳”在这里反而成了责任感的另类表达。
或许有人觉得这类成语过时了,但换个角度看,它恰好填补了现代语言的表情空白。就像看球赛时,解说员说“球员袒臂挥拳奔向角旗区”,比单纯说“庆祝”多了层力量感。语言就像调色盘,越是看似老旧的成语,越能在特定场景调出意想不到的色彩。
说到底,语言的生命力在于活用。下次看到孩子为玩具争吵时,别急着批评他们“袒臂挥拳”,不妨等等看——也许三分钟后他们就会发明出新游戏规则。情绪的表露从来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背后的赤诚与热情,这或许才是成语流传千年的真正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