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shì
  • shēng
  • mi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 shì shēng miáo

成语解释: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你尚图些紫绶金章,赤紧的见世生苗,我则理会的埋根千丈。”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見丗生苗

英文翻译:See the world

见世生苗的意思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苗:1.初生的种子植物,有时专指某些蔬菜的嫩茎或嫩叶:幼苗。青苗。麦苗儿。豆苗儿。蒜苗。韭菜苗。间苗。补苗。2.事物显露出来的迹象:苗头。矿苗。3.后代:苗裔。他们家就这一根苗儿。4.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苗。猪苗。5.疫苗:牛痘苗。卡介苗。6.(苗儿)形状像苗的东西:火苗儿。7.姓。

成语评论

见世生苗”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通过观察环境变化,找到新的发展机会”。比如小李刚入职时总被安排杂活,但他观察到部门缺乏数据分析能力,主动学习相关技能,后来成了团队的技术骨干。这里藏着什么问题呢?如何判断什么时候该“生苗”?关键在于识别环境中的需求缺口。

再看一个场景:奶茶店老板张姐发现社区里年轻妈妈增多,她在常规饮品外增设了亲子DIY活动区,周末客流直接翻倍。这说明“见世生苗”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把观察转化为行动。有个有趣的细节:她最初只是调整了店铺灯光亮度,这个细微改变反而最先获得好评。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商业策略有什么区别?我认为差异在于思维起点——不是“我要卖什么”,而是“这里缺什么”。就像程序员小王发现同事都在用复杂的数据工具,他开发了个一键生成报表的插件,后来被公司采购推广。这种从需求痛点反向推导的方式,往往比正面竞争更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维模式需要保持适度弹性。曾有个创业者把农家乐改造成网红打卡地,结果本地客人流失严重。这提醒我们:新苗要扎根在原有土壤里,完全脱离实际的创新就像无根浮萍。观察环境时,既要看见显性变化,也要读懂隐性逻辑。

现代人常抱怨机会太少,或许换个角度就能发现:通勤族需要更方便的早餐、老旧小区需要适老化改造、办公室需要空气净化方案……每个生活场景都藏着待破土的幼苗。重要的是培养“见世”的敏锐度,就像摄影师调整镜头焦距那样,让模糊的需求逐渐清晰。

最后分享个观察:地铁口卖花的阿姨最近开始提供鲜花包装教学服务,她说现在年轻人买花不只为了观赏。这个微小转变恰好印证了——机会往往藏在习以为常的事物里,当我们学会用新视角看旧风景,成长的嫩芽自然会破土而出。

"见世生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