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wēi shòu mìng
成语解释: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指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
繁体字形:見危授命
英文翻译:willing to sacrifice life in case of danger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授:1.交付;给予(多用于正式或隆重的场合):授旗。授奖。授权。2.传授;教:讲授。授课。函授。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见危授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正式,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比如一位消防员冲进火场救出被困的老人,或者疫情期间医生主动请缨支援高风险地区——他们都是在关键时刻选择担起责任,这就是“见危授命”的鲜活例子。
有人可能会问:普通人也能“见危授命”吗?当然可以!比如邻居家的水管突然爆裂,你冒着被水淋湿的风险帮忙关闭总闸;同事遇到紧急项目,你主动加班协助解决问题。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同样体现了在困难面前主动承担的精神。
这个成语是否只适用于生死攸关的场景?其实不然。我曾见过一位社区志愿者,在台风来临前挨家挨户提醒老人储备物资。虽然没有惊险刺激的情节,但这种预见风险并主动作为的态度,同样符合“见危授命”的内涵。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品质的多元表达。它不一定是悲壮的牺牲,而可以是持续的责任感——就像疫情期间坚持送货的外卖小哥,或者坚持线上授课的老师。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转。
最后想说的是,见危授命不应成为道德绑架的借口。真正的勇气应该建立在能力范围内,就像救溺水者需要先确保自身安全。我们既要赞美挺身而出的担当,也要倡导科学理性的奉献,这才是对生命真正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