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wēi zhì mìng
成语解释:见“见危授命”。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
繁体字形:見危致命
英文翻译:willing to sacrifice life in case of danger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致:1.给予;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致函。致电。致欢迎词。向大会致热烈的祝贺。2.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致力。专心致志。3.达到;实现:致富。学以致用。4.招致;引起:致病。致癌。致残。5.以致:致使。由于粗心大意,致将地址写错。6.姓。7.情趣:兴致。景致。别致。有致。毫无二致。8.精密;精细:细致。精致。工致。
命: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脉。性命。相依为命。2.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命。命相(xiàng)。命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命命”)。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命。遵命。命令。使命。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5.指派,使用:命官。
“见危致命”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张》,原意是“遇到危险时不惜付出生命”。但今天它更多被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精神。比如,消防员冲入火场救人,医生在疫情中坚守一线,这些行为都可以被称为“见危致命”。
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愿意“见危致命”?答案其实藏在每个人的价值观里。有人因为责任感,认为这是自己的使命;有人出于同理心,无法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比如一位普通市民跳入河中救起落水儿童,事后他说:“当时根本没时间想危不危险,只觉得必须这么做。”这种本能反应,恰恰体现了成语背后的深层含义——人性的善与勇。
值得注意的是,“见危致命”在现代社会有了新解读。我曾见过一位创业者在公司濒临破产时抵押房产发放员工工资,他说:“比起个人得失,我更怕辜负大家的信任。”这种选择虽然不涉及生命危险,但同样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这让我思考:当代社会的“危”更多是抽象的挑战,而“致命”也可以理解为对舒适区的突破。
有人质疑:这种精神是否过时了?观察现实会发现,它正以新的形式延续。社区志愿者组织、环保行动者、网络信息安全守护者……他们都在用专业能力践行“见危致命”的本质——在他人需要时主动扛起责任。就像去年台风天里,电工们冒雨抢修电网的背影,湿透的工作服上仿佛写着这个成语的现代注脚。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超越了利益计算。当外卖小哥为送哮喘药连闯三个红灯,当老师用身体护住学生躲避校园袭击,这些瞬间展现的人性光辉,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说服力。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勇气往往诞生于没有观众的时刻。
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许我们可以自问:“如果这是我的家人,我会怎么做?”这种思维转换,能让“见危致命”的精神变得更接地气。毕竟,伟大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平凡人的善意集结,同样能筑起温暖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