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qiào dà fāng
成语解释:见“见笑大方”。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序》:“庶几不以小说家言见诮大方,而笔墨匠亦不致笑我之浪用其资料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常用于谦辞
繁体字形:見誚大方
英文翻译:make a laughing stock of oneself before experts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诮:1.责备:诮呵。诮责。2.讥讽:讥诮。诮讽。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见诮大方”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贻笑大方”意思相近,都指因为不够专业或考虑不周而被内行人笑话。比如:“小王第一次做汇报,PPT里数据全错,结果见诮大方,会后同事偷偷帮他改了表格。”这里既点出了问题,又带点善意的调侃。
为什么要用“见诮大方”?这个词的精妙在于“诮”字——不是单纯的嘲笑,而是带着点拨的意味。比如新手设计师把海报配色做得眼花缭乱,前辈说“你这方案怕是要见诮大方”,其实在提醒TA多学色彩理论。这种表达比直接批评更留面子。
职场里的经典案例:市场部新人把竞品分析报告写成抒情散文,总监批注:“文采斐然,然则见诮大方。”既肯定了文字功底,又点出专业性的缺失。这种春秋笔法在需要维护团队和谐时特别实用。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这种智慧表达。刚毕业那会儿,我总怕暴露无知而不敢提问,结果方案漏洞百出。后来前辈用“见诮大方”点拨我,才明白:承认不足不是软弱,藏着问题才会闹更大笑话。现在带团队时,遇到年轻人硬撑场面,我会拿自己当例子:“当年我也闹过见诮大方的糗事,咱们先把问题摊开说?”
生活场景怎么用?朋友聚会玩桌游,规则都没搞懂就大谈必胜策略?可以笑说:“你这战术怕是要见诮大方。”既化解尴尬,又暗示需要补课。记住,用这个词的关键是善意大于讽刺,就像给咖啡加点糖——苦味还在,但更容易入口。
下次遇到需要委婉提醒的场合,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既能准确传达意思,又给对方留足改进空间。毕竟谁都可能经历“见诮大方”的阶段,重要的是从中学到东西,而不是困在羞愧里。就像学自行车,摔过几次才能掌握平衡,旁观者的提醒其实是最温柔的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