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fāng zhī jiā
成语解释:大方:原指深通道术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学问深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秋水》:“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繁体字形:大方之家
英文翻译:a learned man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哎哟,说到“大方之家”这成语啊,大伙儿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有学问的人”对吧?可这词儿到底啥来头呢?其实它最早出自《庄子》,说的是那种学识渊博、不拘小节的真大佬。举个栗子,你瞅见隔壁张教授在菜市场跟摊主讨论量子物理,人家那才叫“大方之家”呢——学问都渗到生活里去了,你懂的!
等等,有人可能要问了:“这和大方有啥关系?难道不是形容人慷慨?”哈哈,这就要说到成语的演变了。这里的“大方”可不是指出手阔绰,而是说格局大、见识广。就像老李头总能把小区物业纠纷讲成国际关系案例,说着说着还蹦出两句拉丁文,街坊们都说他是“居委会里的大方之家”。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咋用这个词呢?我亲眼见过00后小表妹在游戏群里冒出一句:“刚才匹配到个大方之家,连游戏角色服装都能扯到文艺复兴服饰史!”你看看,这用法既保留了原意又带点新潮味儿。要我说啊,真正的“大方之家”就该是这样——肚子里有货还接得上地气。
有朋友可能犯嘀咕:“现在网络时代,谁还需要当什么大方之家?”哎这话可不对!你看那些科普博主,能把黑洞照片讲成童话故事,可不就是新时代的大方之家?他们最厉害的不是显摆学问,而是能把复杂的道理嚼碎了喂给你,还带着葱花香味儿。这种本事,搁哪个年代都吃香。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其实每个人都能当自己领域的大方之家。我二舅就是个修车师傅,人家聊起发动机原理比大学教授还带劲,客户听得一愣一愣的。所以说嘛,关键不在学问多深,而在能不能把专长讲出花儿来。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哦不,是行行出大方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