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n qián yǎn kāi
成语解释:见到钱财就眉开眼笑。
成语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 挥金》:“自古道见钱眼开,我兑下一千两银子,与他说话的时节,就拿来摆在面前,他见了自然动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贪婪爱财
繁体字形:見錢眼開
英文翻译:one 's eyes grow round with delight at the sight of money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现”,出现,显露。2.古同“现”,现存。
钱:1.铜钱:一个钱。钱串儿。2.货币:银钱。一块钱。3.款子:饭钱。车钱。买书的钱。一笔钱。4.钱财:有钱有势。5.(钱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纸钱。榆钱儿。6.姓。7.重量单位,10分等于1钱,10钱等于1两。1市钱合5克。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见钱眼开”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看到钱就眼睛发亮”,常用来形容人对金钱的强烈渴望。比如有人为了高薪跳槽到不喜欢的岗位,朋友聚餐时总想方设法逃单,甚至有人把家庭关系变成“提款机”——这些行为背后,都能用“见钱眼开”来概括。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重视物质就是错吗?”这其实触及了成语的核心:它批评的不是合理追求,而是过度贪婪。就像菜市场讨价还价本属正常,但若为省五毛钱和摊主大吵半小时,耽误了后面十几位顾客的时间,这种失衡的计较就成了“见钱眼开”的典型写照。
生活中我见过这样的案例:同事小王原本工作勤恳,自从发现代购能赚外快,上班时间全用来刷手机接单。三个月后不仅业绩下滑,还被客户投诉错发商品。这个现实版的“见钱眼开”故事提醒我们:当短期利益蒙蔽长远判断,就像戴着墨镜看风景,容易错过更重要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不同场景有弹性空间。比如创业者融资时的兴奋算不算“见钱眼开”?关键在于资金用途——若是为了扩大生产解决就业,这种对金钱的积极态度反而值得肯定。可见成语背后藏着把“双刃剑”,全看使用者如何把握分寸。
最后分享个小观察:地铁站自动售货机前,总有人反复摇晃机器试图多掉饮料。这些为蝇头小利破坏公物的行为,或许比直接偷窃更值得警惕——因为它折射出某种“占便宜成瘾”的心态。金钱如同放大镜,既能照见努力的价值,也会放大内心的贪婪,如何选择,全在方寸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