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àn
  • qián
  • yǎn
  • h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àn qián yǎn hóng

成语解释:见“见钱眼开”。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其中最易辨的,就只那双贼眼,因他见钱眼红,所以易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比喻贪婪爱财

繁体字形:見錢眼紅

英文翻译:one 's eyes grow round with delight at the sight of money

见钱眼红的意思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钱:1.铜钱:一个钱。钱串儿。2.货币:银钱。一块钱。3.款子:饭钱。车钱。买书的钱。一笔钱。4.钱财:有钱有势。5.(钱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纸钱。榆钱儿。6.姓。7.重量单位,10分等于1钱,10钱等于1两。1市钱合5克。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成语评论

见钱眼红”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真实的例子:公司里两个同事竞争同一个晋升岗位,其中一人发现对方悄悄给领导送礼,立刻冷笑着对旁人说:“你看他那见钱眼红的样子,连原则都不要了。”这个场景精准展现了“因利益驱动失去底线”的核心含义。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眼红”形容贪财?其实这源于古代生理认知——人在激动或嫉妒时眼球充血发红。比如《红楼梦》里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得知后“气得眼红耳热”,这种视觉化表达比直接说“愤怒”更有画面感。

现代社会如何避免见钱眼红?我曾亲眼见过朋友合伙创业,原本称兄道弟的两人因为股权分配产生隔阂。关键是要建立清晰的规则意识,像健身教练制定训练计划那样,提前约定好利益分配机制,比事后扯皮明智得多。

有个有趣的现象:菜市场砍价时,商贩和顾客互相觉得对方见钱眼红。这揭示了这个成语的双向性——我们总认为贪婪的是别人。就像上周我买西瓜,摊主坚持说包甜,结果切开是生的,他还反咬我“斤斤计较”。这种互相指责恰好印证了人性中的认知偏差。

从心理学角度看,见钱眼红的本质是“稀缺思维”作祟。好比玩大富翁游戏时,新手总想独占所有地产。但真正的高手明白,持续合作才能赢得更长远的利益。生活中不妨试试“资源互换”策略,比如用专业技能换取他人的人脉资源,比单纯争夺现金更可持续。

最近注意到直播带货领域有个新趋势:头部主播开始主动让利给新人。这种转变或许预示着,当社会财富积累到某个临界点,人们会从“抢蛋糕”思维转向“做蛋糕”思维。就像花园里的玫瑰,与其争夺现有的几朵,不如多种些花苗等待绽放。

见钱眼红的造句

  1. 造句 请问你,亲爱的舅母,拿婚姻问题来讲,见钱眼红与动机正当究竟有什么不同?
  2. 造句 我担心其他的人见钱眼红,便咋子半路截杀我们。
  3. 造句 不要贪心不足,不要见钱眼红,不要唯利是图,不要盲目听信。
  4. 造句 而且那些见钱眼红的专家,更多的是砖家,真正的专家有几个会在乎钞票的,国家的给养足够让他们过得非常的滋润。
  5. 造句 哦,当然了,有一部分见钱眼红的家伙自然不会去天真的以为自己能够凭借实力拿到冠军。
  6. 造句 所以刘行现在正在被追杀,整整二十七批人,这其中有十三家是赌场的,另外的是见钱眼红的。
  7. 造句 虽说这些大老爷干活不行,但吃拿卡要的本领绝对有一套,习惯的见钱眼红。
  8. 造句 如果你有一百万两银子,早就出了京城抱着那堆银子享清福去了,绝不会还冒着无穷的风险留在京城等着官府的人来抓你,等着江湖上见钱眼红的人来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