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n wàng pái huái
成语解释:观望:看风头,犹豫不决;徘徊:来回地走。形容犹豫不定,坐观事态发展
成语出处:李群《杀人篇》:“总之因循苟安之积习牢不可破,观望徘徊,不肯身先发难,所以然者畏杀而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犹豫不决
繁体字形:观望徘徊
英文翻译:Wait and see
观:[guān]1.看:观看。走马观花。坐井观天。2.景象或样子:奇观。改观。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观。悲观。世界观。[guàn]1.道教的庙宇:道观。白云观。2.(Guàn)姓。
望:1.看;向远处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无际。2.拜访;问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丰收在望。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威望。一乡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词。向;朝:他望我们点头微笑。8.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徘:〔徘徊〕a.来回地走,如“他在那里徘徊了很久”;b.犹疑不决,如“左右徘徊”。
徊:见〔徘徊〕
当你在十字路口站了十分钟,盯着手机地图来回划动,既想选近路又怕堵车,这时候的状态就是典型的“观望徘徊”。比如同事小张最近考虑跳槽,一边收到新公司的offer,一边纠结现在的团队氛围不错,他嘴上说“再想想”,实际上已经失眠好几天。为什么人会卡在这种状态里?或许因为每个选择都有吸引力,但背后的不确定性让人不敢迈步。
有个经典例子:老王想投资奶茶店,调研了三个月还是没动手。他总说“再看看行情”,结果隔壁店铺开张半年回本了。观望徘徊有时像安全气囊,保护我们少犯错;但过度依赖,反而可能错失时机。这时候不妨问自己: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亏损能承受,或许就该试试水。
朋友阿琳在书店对着两本书犹豫半小时的场景特别生动。她拿着社科著作嘀咕“这本能提升认知”,转头摸着小说封面又说“好久没放松了”。这种甜蜜的纠结其实藏着生活智慧——说明我们开始重视选择质量。关键是要设定时间节点,比如给自己三分钟做决定,既保留思考空间,又避免无限期拖延。
最近看到个有趣现象:超市试吃区总有人来回踱步。大妈尝了五块饼干还没决定买不买,表面看是挑剔,实际上她在对比性价比。这种“战略性徘徊”反而值得学习。当重大决策来临时,与其草率行动,不如像品茶那样,先观其色、闻其香,最后再尝味。
有人觉得优柔寡断是缺点,我倒觉得这是理性思考的副产品。就像开车时的刹车系统,观望心态能帮我们避开冲动决策的坑。重要的是找到平衡点——收集七成信息就该做决定,毕竟完全掌握所有变量根本不现实。下次遇到两难选择时,或许可以画个简单表格,把利弊可视化,让徘徊变成有效思考。
那些总被说“想太多”的人,其实拥有珍贵的审慎品质。关键是把徘徊转化为行动预案:如果选A遇到障碍怎么办?选B需要哪些资源支持?把未知数变成可执行的步骤,犹豫就会转化成前进的动力。生活就像玩闯关游戏,站在原地固然安全,但只有移动角色才能触发新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