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n wàng fēng sè
成语解释:观望:看风头。指犹豫不定,坐观情势发展,以便见机行事
成语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7章:“由于黎的态度逐步软化,原属国民党的国会议员纷纷南下或者躲在六国饭店里观望风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观望风色
英文翻译:Watch the weather
观:[guān]1.看:观看。走马观花。坐井观天。2.景象或样子:奇观。改观。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观。悲观。世界观。[guàn]1.道教的庙宇:道观。白云观。2.(Guàn)姓。
望:1.看;向远处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无际。2.拜访;问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丰收在望。4.声誉。也指享有声誉的人:威望。一乡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词。向;朝:他望我们点头微笑。8.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观望风色”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实际例子:公司要调整部门架构,老张心里没底,既不想当出头鸟反对,也不敢贸然支持,干脆每天准点下班回家看数据——这就是典型的“观望风色”。
有人可能会问:观望风色就是当墙头草吗?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比如开发商在新区拿地前,会派团队蹲点记录三个月车流量,这种主动收集信息的谨慎态度,恰恰是精明商人的生存智慧。
现代职场中这个现象尤为常见。新领导空降时,项目组小王既不急着表忠心,也不跟着老同事吐槽,而是默默观察会议发言顺序和报销签字速度。三个月后他精准把握了权力脉络,这种策略性等待反而让他避开了站队风险。
值得思考的是:什么时候该果断出手?什么时候适合静观其变?去年直播带货火爆时,服装厂李老板没跟着同行砸钱请网红,转而研究退货率和复购数据,结果在今年私域流量兴起时精准转型。这个案例说明,有价值的观望需要配套的信息处理能力。
个人认为,在信息过载的今天,“观望风色”正在从被动躲避演变为主动策略。就像冲浪者等待合适浪头,关键不在于站多久,而在于看懂海浪的纹路。但要注意避免陷入分析瘫痪,去年有个朋友反复比较各品牌扫地机器人参数,等到双十一优惠券过期了还没下单。
最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00后职场新人反而更擅长这种策略。他们不会立即反驳领导意见,但会悄悄在协同文档里记录矛盾点,用彩色标签标注存疑数据,这种“数字化观望”既保留了回旋余地,又积累了谈判筹码。
说到底,这个成语教会我们:在不确定的迷雾中,保持观察的姿态本身就是种前进。就像夜航船看到远处灯塔闪烁,减速不等于停航,而是在校准方向。重要的是准备好风帆,等云开雾散时能第一个抓住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