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xià
  • sh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xià rú shāng

成语解释:见“视民如伤”。

成语出处:《北史·魏纪·孝文帝纪论》:“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制物,亦无得而称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用于管理者

繁体字形:視下如傷

英文翻译:look after the masses as if they were injured -- love the people

视下如伤的意思

视:1.看:视力。视线。近视。熟视无睹。2.看待:轻视。重视。藐视。一视同仁。3.考察:视察。巡视。监视。4.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伤:1.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坏:作战负伤。探伤仪。2.损害:伤筋动骨。伤感情。3.因故得病:伤风。伤寒。伤食。4.悲哀:伤心。悲伤。5.妨碍:无伤大体。

成语评论

视下如伤”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其实藏着一种温暖的智慧。字面意思是“看待下属如同对待伤者”,核心是强调对弱者的关怀与体谅。举个真实的例子:某公司部门经理发现团队连续加班后效率下降,他没有责怪大家,反而主动调整任务量,还组织了一次户外放松活动。这种体察他人困境并主动行动的态度,正是“视下如伤”的生动体现。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这种“心太软”的态度有用吗?其实关键在“如何平衡”。某创业团队负责人分享过经验:疫情期间她坚持不裁员,通过缩减管理层薪资维持运营。结果团队凝聚力大增,市场回暖后业绩反超同行。这说明真正的关怀能转化为信任,最终创造共赢。

换个生活化的场景:社区志愿者帮独居老人修水管时,发现老人因关节炎无法弯腰,便主动加装了防滑扶手。这种在解决问题时多走一步的细心,把“视下如伤”从概念变成了具体行动。我观察到,越是注重细节的关怀,越容易触发人际关系的正向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视下如伤”不等于无底线迁就。就像老师对待学生:既要耐心讲解错题,也要在发现抄袭时严肃指正。这种既有温度又有原则的态度,反而能让关怀更有力量。毕竟真正的爱护,应当包含助人成长的智慧。

当代职场中,年轻管理者常面临权威与亲和力的平衡难题。某科技公司90后主管的做法值得借鉴:他每周留出固定时间听取组员吐槽,但对工作质量始终坚持高标准。这种既像朋友般理解压力,又像教练般推动进步的方式,让团队始终保持活力。可见,“视下如伤”的精髓在于建立有温度的规则。

当我们把这个成语放在更广阔的视角,会发现它呼应着“同理心领导力”的现代管理理念。就像园丁不会责怪幼苗长得慢,而是改良土壤——真正有效的关怀,永远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之上。或许这就是古老智慧穿越时空,依然能照亮现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