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 wàn
  • q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 chū wàn quán

成语解释:万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成语出处:元 戴良《论长孙无忌》:“无忌于此,亦可谓计出万全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宾语;指谋划万无一失

繁体字形:計出萬全

英文翻译:a foolproof plan

计出万全的意思

计:1.计算:核计。共计。不计其数。数以万计。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计。血压计。晴雨计。3.主意;策略;计划:计策。巧计。缓兵之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计。为加强安全计,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计成败。无暇计及。6.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全:1.完备;齐全:这部书不全。东西预备全了。棉花苗已出全。2.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全其美。3.整个:全神贯注。全家光荣。全书十五卷。4.完全;都:全不是新的。不全是新的。他讲的话我全记下来了。5.姓。

成语评论

计出万全”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要制定一个滴水不漏的计划。但现实中真的存在“万全之策”吗?举个例子:一家公司想推出一款新产品,市场调研、用户画像、成本预算全做了,甚至准备了突发情况的预案。结果产品上市后,突然遇到原材料涨价。这时候,原本的“万全计划”还能完美执行吗?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什么还要追求计出万全?”其实这个成语的关键不在“绝对完美”,而在“尽可能周全”。比如家里装修,提前规划水电走线、家具尺寸是基础,但真正入住后发现收纳空间不够,这时候灵活的调整方案反而更重要。这说明“万全”不是终点,而是动态优化的起点。

另一个例子是学生备考。有人把每科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每天刷题三小时,还模拟了考试当天的饮食作息。但真到了考场,发现作文题目完全没练过。这时候,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应变能力就成了“Plan B”。可见,再周密的计划也需要留出应对未知的空间。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让“计出万全”有了新内涵。比如程序员写代码时,不仅要考虑功能实现,还要防范网络攻击、兼容不同设备,甚至预估用户可能出现的误操作。这种多层防御思维,本质上就是数字化时代的“万全之计”。但有趣的是,许多创新恰恰诞生于计划外的意外——就像青霉素的发现一样。

最后想抛个问题:如果所有风险都能提前规避,生活会变得更安全还是更乏味?或许答案藏在成语的深层含义里:真正的“万全”不是消灭所有可能性,而是在变化中保持应对的底气。就像台风天出门,带伞的同时多备双袜子——你可以预测风雨,但脚底干爽的踏实感,才是抵御未知的最佳方案。

计出万全的造句

  1. 造句 这个方案可说是计出万全,有绝对成功的把握。
  2. 造句 伏念计出万全,自必预防流弊,而鄙人不能不鳃鳃过虑者。
  3. 造句 可是眼下只能为了计出万全,权且低气伏声。
  4. 造句 可以说,司马昭实在是计出万全了。
  5. 造句 任帅思虑缜密,谋定后动,看似险着,其实计出万全。
  6. 造句 李密,骁贼也,又辅以王伯当,决策而叛,其下兵士思欲东归,若非计出万全,则不为也。
  7. 造句 父女俩又闲聊了会儿,就吕雉构思的细节部分,深入讨论了一番,以确计出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