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ùn
  • cháng
  • shuō
  • du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ùn cháng shuō duǎn

成语解释: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坚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课论长说短,欲诉无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同“说长道短”

繁体字形:論長説短

英文翻译:indulge in idle gossip

论长说短的意思

论:[lùn]1.分析和说明道理:评论。议论。2.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舆论。社论。历史唯物论。3.评定;看待:论罪。相提并论。4.介词。按照:论堆卖。论件计工。[lún]〔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短:1.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a)指空间:短刀。裤子裁短了。b)指时间:短期。夏季昼长夜短。2.缺少;欠:理短。缺斤短两。别人都来了,就短他一个人了。短你三块钱。3.缺点:取长补短。说长道短。揭短儿。护短。

成语评论

论长说短”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常用来形容对人或事随意评价。比如同事讨论新项目时,有人突然插话:“你们别光论长说短,先看看实际数据吧!”这句话既点出了问题,又巧妙融入了成语的日常用法。

为什么用这个成语? 它背后其实藏着一种普遍的人性——我们总忍不住对他人或现象下判断。比如朋友买了一件夸张的外套,你可能会说:“这件衣服颜色真特别,但款式是不是太扎眼了?”这种下意识的“论长说短”,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有个有趣的案例:某小区业主群里,张阿姨发装修照片征求意见,李叔回复:“你家这个吊顶论长说短嘛,造型是好,但层高显得更矮了。”这句话既给出具体反馈,又避免绝对化评价,正是成语活用的典范。

难道评价都是负面的? 其实不然。当老师点评学生作文时说:“我们不论长说短,先找三个值得学习的亮点”,这时候成语就转化为建设性沟通的工具。关键不在于是否评价,而在于评价时的立场是否客观善意。

个人认为,在短视频时代,“论长说短”正在发生新变化。就像网友看美食测评时说:“别急着论长说短,先看人家试吃时的真实反应”,这种观点既保留评价本能,又强调理性判断。当信息过载时,我们更需要这种有温度的辩证思维。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不同场景会产生化学反应。比如创业团队开会时,负责人说:“咱们今天不论长说短,就专注解决物流延迟问题”。原本可能演变成相互指责的会议,瞬间被拉回正轨。你看,语言的选择真能改变讨论的走向。

下次听到别人议论时,不妨观察他们的表达方式。是带着优越感的指指点点,还是平等交流的真诚反馈?就像品茶时有人会说:“这茶论长说短,香气够但回甘不足”——这样的表达既专业又不失礼貌,或许才是“论长说短”的最佳打开方式。

当我们在信息洪流中穿行,保持清醒的判断尤为重要。就像老木匠教徒弟时说的:“看家具不能光论长说短,要摸木纹、听敲击声、试承重力。”或许,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也该用这样立体的观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