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ěng yī quàn bǎi
成语解释: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兼语式;作谓语、定语;指意在使人警戒
繁体字形:諷一勸百
英文翻译:punish one as a warning to a hundred
讽:1.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讥讽。嘲讽。冷嘲热讽。2.背诵;诵读:讽诵。讽读。讽经。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劝:1.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规劝。劝导。劝解。他身体不好,你应该劝他休息休息。2.勉励:劝勉。劝学。3.姓。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讽一劝百”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用一次批评或提醒,来劝诫一大群人改掉坏习惯。比如公司领导发现员工总爱迟到,开会时说:“小王今天提前半小时到岗,大家应该多学习这种态度。”表面上夸小王,实际上提醒所有人守时。这种“敲山震虎”的方式,就是典型的讽一劝百。
为什么不用直接批评所有人的方式?试想领导如果挨个点名批评,反而容易引发抵触情绪。通过表扬个别正面案例,既保护了被表扬者的面子,又让其他人主动反思:“原来这样做能得到认可”。就像家长教孩子分享玩具时,夸赞主动分享的孩子,其他孩子也会默默放下手里的玩具。
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还能怎么用?比如团队项目进度拖延时,项目经理在群里发消息:“小李主动加班完成了数据分析模块,让我们看到了专业精神。”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暗含两层意思:既肯定积极行为,又暗示其他人需要加快进度。这种不带火药味的提醒,往往比劈头盖脸的指责更有效。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做会不会显得虚伪?关键要看出发点是否真诚。就像老师表扬某个学生的解题思路,如果真心欣赏这个闪光点,同学们感受到的就是榜样力量;若只是为了操控他人,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运用这个策略时,一定要找到真实存在的优点作为支点。
从个人经验看,这种沟通技巧特别适合新生代职场。90后、00后更注重被尊重和被看见,直接说教容易触发逆反心理。去年我们部门推行新系统时,主管每周例会都会具体表扬适应最快的同事,结果两个月内全员熟练度提升80%。这比发十封催促邮件都管用。
生活中其实处处可见这类智慧。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张贴“3号楼张阿姨连续30天正确分类”的海报;健身房把会员减肥对比照贴在显眼处;甚至短视频平台的热门挑战赛,本质都是通过展示典型案例来引导大众行为。这种柔性的影响力,往往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改变环境。
最后要提醒的是,任何方法都不能滥用。如果总是拿同一件事反复举例,效果就会打折扣。就像做菜放盐,适量提鲜,过量伤身。找到真实的故事,把握恰当的时机,让正向激励像春风化雨般自然发生,这才是“讽一劝百”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