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wén
  • t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wén tán zì

成语解释:见“识文断字”。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孩儿也,你是个识文谈字的人。”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識文談字

英文翻译:Read and talk

识文谈字的意思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谈:1.说话或讨论:漫谈。面谈。谈思想。二人谈得很投机。2.所说的话:奇谈。美谈。无稽之谈。3.姓。

字:1.文字:汉字。识字。字体。字义。常用字。2.(字儿)字音:咬字儿。字正腔圆。他说话字字清楚。3.字体:篆字。柳字。宋体字。美术字。4.书法作品:字画。一幅字。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字。6.字据:立字。收到款子,写个字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字鹏举。曾巩字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字,水表走了20个字。9.许配:待字。10.姓。

成语评论

识文谈字”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究竟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对文字有深刻的理解,还能用语言精准表达出来。比如有人读了一篇古文,不仅能逐字翻译,还能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作者意图,这就是典型的“识文谈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很大。比如工作中写邮件,如果能用简洁有力的句子说明问题,而不是堆砌专业术语,反而更容易被同事理解。这种“把复杂变简单”的能力,本质上也是“识文谈字”的体现。

举个例子:小李负责给客户写产品说明书。最初他用了一堆“尖端科技”“优化算法”之类的词汇,结果客户反馈看不懂。后来他改成“这个功能能让手机充电速度提升50%”,订单量立马上升。你看,精准用词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有人可能担心:现在AI都能写文章了,人还需要学这些吗?我的观点是,工具永远替代不了人的创造力。AI能生成标准答案,但无法像人类一样在文字中注入情感共鸣。比如同样是描述“夕阳”,普通人说“天快黑了”,而诗人会说“暮色像打翻的葡萄酒,染红了整片天空”。后者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文字背后藏着独特的观察视角。

如何培养这种能力?不妨从“少刷短视频,多读纸质书”开始。快餐式内容会让人习惯被动接受信息,而深度阅读能锻炼主动思考的习惯。试着读完一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核心观点;或者给朋友讲清楚一个专业概念。这些小练习就像给大脑装上了“文字过滤器”,时间久了自然能提升表达精度。

文字就像镜子,既照见世界的模样,也映出思考的深度。当我们在信息洪流中保持对文字的敬畏,或许就能在纷繁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盏明灯。

"识文谈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