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cái
  • y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cái lù yòng

成语解释:指根据他人的能力大小给予录用

成语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弃暇录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量才录用

繁体字形:試才録用

英文翻译:Try to hire

试才录用的意思

试:1.实验;尝试:试航。试制。2.考试:试题。口试。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录:1.记载;抄写:记录。登录。抄录。摘录。过录。有闻必录。2.录制:录音。录像。录放。录了一首歌。3.原指为备用而登记,后转指采取或任用:收录。录用。4.用作记载物的名称:目录。语录。同学录。回忆录。5.姓。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成语评论

试才录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先看本事再给机会”。比如一个公司招人,老板说:“咱不看学历,先让你做个项目试试,行就留下!”这就是典型的“试才录用”。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非要“试才”呢?直接看简历不行吗?其实道理很简单——简历能写漂亮,但实际能力未必过关。就像买西瓜,光看纹路不行,得敲一敲听声音。古代科举考试就是“试才录用”的鼻祖,甭管你爹是谁,考卷答得好才能当官,这法子虽然不完美,但至少给了寒门子弟一条出路。

现在职场里,有些公司搞“实战考核”特别有意思。比如招程序员,直接给48小时做个APP原型;招文案的让现场写推广方案。有个朋友面试时被要求当场分析数据报表,结果他五分钟就找出关键问题,老板当场拍板录用。这种“真刀真枪”的测试,比问“你的缺点是什么”实在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试才录用也不是万能药。有次见个小公司让设计师免费做三天活,最后找借口不录用,这就变相白嫖了。所以“试”的尺度很重要,既要能检验能力,又不能占人便宜。个人觉得,好的试才机制就像试衣间——既让买家看清合不合身,也得保护卖家的布料不被弄脏。

教育领域其实也在用这套逻辑。比如大学里的实验课,教授常说:“别光背公式,动手做出来才算数。”最近有个中学搞“项目式学习”,让学生用三个月时间解决社区问题,最后公开答辩。这种培养方式,比死记硬背更能练出真本事。

说到底,“试才录用”背后是种朴素的智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它打破了“凭关系”“论资排辈”的老套路,让努力的人有奔头。当然具体操作时得讲究方法,但核心思想永远不会过时——因为这个世界,终究需要能解决问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