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成语解释: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带有幽默或讽刺的意味
繁体字形:誠惶誠恐
英文翻译:with profound respect and humility
诚:1.(心意)真实:诚心诚意。开诚布公。她的心很诚。2.实在;的确:此人诚非等闲之辈。3.如果;果真:诚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4.姓。
惶:恐惧:惶恐。惊惶。
诚:1.(心意)真实:诚心诚意。开诚布公。她的心很诚。2.实在;的确:此人诚非等闲之辈。3.如果;果真:诚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4.姓。
恐:1.害怕;畏惧:恐慌。惊恐。有恃无恐。诚惶诚恐。2.使害怕:恐吓。3.恐怕:恐难胜任。他不出席恐有原因。
哎哟,说到“诚惶诚恐”这成语,你脑子里是不是立马冒出那种“小心翼翼、生怕犯错”的画面?比如老板突然喊你进办公室,你心里咯噔一下,手心冒汗,嘴上还得强装镇定:“张总您找我啊?”这时候用“诚惶诚恐”简直不要太贴切!
不过问题来了,这词儿是不是只能用在职场里?嘿,那可不一定!比如电视剧里大臣跪着喊“臣诚惶诚恐”,那味儿就对了。说白了,它就是用来形容人面对权威或重要场合时,那种又敬又怕的状态。你琢磨琢磨,是不是连考试交卷前检查十遍的样子,也算“诚惶诚恐”?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现在年轻人谁还用这种老派词啊?”其实吧,换个角度看,“诚惶诚恐”反而能成优点。比如新人做项目时反复核对数据,虽然紧张得不行,但这种态度反而能让领导觉得靠谱。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天天活得战战兢兢,那不得累秃头?所以啊,关键得在“认真”和“放松”之间找平衡,你说是不?
我自个儿就觉得,现代社会把“诚惶诚恐”包装成了“敬畏心”。就像新手司机上路,既怕剐蹭又兴奋能开车——这种矛盾感,用这成语形容贼合适。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能把“惶”和“恐”转化成动力,比如把担心搞砸的焦虑变成提前准备的行动力,那才是真的活明白了。
最后唠句实在的,语言这玩意儿就是镜子,照出人的状态。用“诚惶诚恐”时,别光想着怎么不犯错,多想想怎么把事儿做得漂亮。毕竟老祖宗造这个词,可不是为了让人当惊弓之鸟,而是提醒咱:认真可以,别把自己吓破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