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éng huáng chéng jù
成语解释:诚:确实;惶:害怕;惧:畏惧。惶恐不安。指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惶恐不安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3卷:“真君事迹三卷,谨随表上进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带有幽默或讽刺
繁体字形:誠惶誠懼
英文翻译:Sincere fear
诚:1.(心意)真实:诚心诚意。开诚布公。她的心很诚。2.实在;的确:此人诚非等闲之辈。3.如果;果真:诚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4.姓。
惶:恐惧:惶恐。惊惶。
诚:1.(心意)真实:诚心诚意。开诚布公。她的心很诚。2.实在;的确:此人诚非等闲之辈。3.如果;果真:诚如是,则相见之日可期。4.姓。
惧:害怕;恐惧:畏惧。毫无所惧。连我也惧他三分。
哎哟,说到“诚惶诚惧”这个成语,不少小伙伴可能会挠头:“这词儿听着挺唬人,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它就是说一个人既恭敬又忐忑,心里七上八下的状态。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刚入职的小王第一次给大老板汇报方案,双手捧着文件微微发抖,说话时声音像被掐了脖子的公鸡——你说他没准备吧,PPT做得特精美;你说他自信吧,脑门上的汗珠子都能接满一杯茶。这不就是典型的“诚惶诚惧”吗?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这种又怂又认真的状态,到底算好还是不好?”嘿,您可问对人了!依我看啊,适当的“诚惶诚惧”就像炒菜撒的盐——少了没味儿,多了齁嗓子。比如老张带孩子第一次见班主任,既怕说错话给老师留坏印象,又恨不得把娃的优点全抖搂出来。这种微妙的紧张感反而让他说话更有分寸,最后愣是把家校沟通变成了相声专场,逗得老师直乐。
再往深了琢磨,这成语在现代社会有啥新玩法?您瞅瞅直播带货的主播们就懂了!新人主播第一次面对十万观众,那真是舌头打结、表情管理离家出走。但人家愣是把这种紧张转化成了“家人们!这价格我手抖都不敢报!”的销售话术,反倒让观众觉得实诚。要我说啊,互联网时代的“诚惶诚惧”早进化成了一种共情力,能让人隔着屏幕闻见人间烟火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也不能光唱赞歌。现在有些年轻人把“诚惶诚惧”玩成了职场PUA的遮羞布,明明是被老板无理要求,还要自我洗脑说这是成长的代价。要我说啊,真正的诚惶诚惧应该像刚学走路的孩子——既对未知充满敬畏,又敢摇摇晃晃地迈出下一步。就像新手司机上路,虽然紧攥方向盘的手心直冒汗,但眼睛始终盯着前方,这不正是生命最动人的成长姿态吗?
最后送各位一句掏心窝子的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但“诚惶诚惧”这出戏啊,最忌讳的就是演过头。该紧张时别硬撑,该放松时别较劲,毕竟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都手抖呢,咱们普通人偶尔露点怯,说不定还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温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