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ǐ
  • xíng
  • guài
  • zhuà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ǐ xíng guài zhuàng

成语解释:诡:怪异。奇特怪异的形状

成语出处:宋·胡仔《山谷下》:“戴叔伦诗云:‘诡形怪状翻合宜。’”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物体的外形

繁体字形:诡形怪状

英文翻译:Strange shape

诡形怪状的意思

诡:1.欺诈;奸猾:诡诈。诡计。2.奇异:诡形。诡观。诡异。

形: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怪:1.奇怪:怪事。古怪。2.埋怨;责备:这事不能怪他。3.副词。非常;很:怪好听的。4.神话传说或迷信中的怪物、妖魔。

状:1.形状;样子:状态。奇形怪状。2.情况:状况。病状。罪状。3.陈述或描摹:状语。不可名状。4.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供状。行状。5.指诉状:状纸。告状。6.褒奖、委任等文件:奖状。委任状。

成语评论

诡形怪状”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从神话故事里蹦出来的。到底什么样的东西能被称为“诡形怪状”?举个例子:你见过被风吹得扭曲变形的老树吗?它的枝干像蛇一样缠绕盘旋,树根像章鱼触手般从地面隆起,这种突破常规的形态就能用“诡形怪状”来形容。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只能用在实物上吗?当然不是。比如现代艺术展里那些用废铁焊接成的抽象雕塑,明明是人造物却带着某种原始生物的野性,这种打破常规认知的创作,恰恰体现了“诡形怪状”的精髓——在怪异中寻找美感。

为什么人们会对诡形怪状的事物产生兴趣?或许是因为整齐划一的日常太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就像我们总会被溶洞里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吸引,那些自然形成的石笋有的像倒挂的宝剑,有的像凝固的瀑布,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自然造物,反而成就了独特的地质奇观。

在建筑设计领域,“诡形怪状”正在成为新潮流。比如某位建筑师设计的音乐厅,外墙布满不规则的几何切面,远看像块被砸碎的巨型水晶。有人觉得它破坏了城市天际线,但也有人觉得这种反传统设计让建筑有了呼吸感。这种争议本身,或许就是诡形怪状存在的价值。

个人认为,真正有趣的“诡形怪状”绝不是为怪而怪。就像某些科幻电影里的外星生物设计,虽然形态怪异却遵循着特定的生理逻辑:深海鱼类的发光器、沙漠植物的储水结构,这些现实中的生存智慧,往往比凭空想象更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下次遇见难以定义形状的事物时,不妨多观察几秒。或许那块看似扭曲的枯木里藏着树龄密码,那栋造型奇特的大楼中蕴含着流体力学原理。世界本就不是规整的方格纸,诡形怪状的存在,恰恰证明了生命与创造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