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ì yín huì dào
成语解释:原意是财物不仔细保管,招致别人来偷盗;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艳,也是引诱别人来调戏。现指引诱人做奸淫盗窃的事。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誨滛誨盗
英文翻译:debauch people and turn them into gangsters
诲:教导;诱导:教诲。诲人不倦。
淫:1.过多;过甚:淫雨。淫威。2.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奸淫。3.放纵:骄奢淫逸。4.心乱;迷惑:富贵不能淫。
诲:教导;诱导:教诲。诲人不倦。
盗:1.偷窃:盗取。2.抢劫财物的人:强盗。海盗。
“诲淫诲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传播不良信息或教唆他人作恶的行为。比如:“一些不法网站为了流量,故意用夸张标题吸引点击,内容却充满低俗情节,简直是诲淫诲盗。”这种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尤其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更需要警惕这类负面影响。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说诲淫诲盗的危害特别大?”其实关键在于它的“教唆性”。比如一部电影如果美化犯罪过程,让观众觉得“偷东西很酷”,就可能潜移默化影响判断力。这和单纯展示暴力场景不同——前者是在传递扭曲的价值观,就像给种子浇灌毒水,终会结出恶果。
再举个现实案例:某网红为了博眼球,直播时教粉丝如何破解他人社交账号。这种行为不仅是违法示范,更可能让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误入歧途。这让我想到,信息传播者的责任感就像火把——既能照亮前路,也可能点燃森林。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正向引导”的重要性。就像老师用历史故事教会学生正直,父母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诚信,这些都是在用行动“诲善诲德”。我认为,与其一味禁止负面信息,不如用更有吸引力的方式传播积极内容——毕竟,阳光照到的地方,阴影自然无处藏身。
最后分享一个观点:每个时代都有诲淫诲盗的陷阱,但人类文明始终在向前发展。重要的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给心灵装上过滤器,让清泉流过,泥沙沉淀。当我们学会分辨善恶,再隐蔽的教唆也会失去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