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ō zuǐ dǎ zuǐ
成语解释:夸口的人偏偏自己出丑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4回:“王家的无处煞气,只好打着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説嘴打嘴
英文翻译:Talk, talk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打:[dǎ]1.除去:打旁杈。2.舀取:打水。打粥。⑰买:打油。打酒。打车票。⑱捉(禽兽等):打鱼。⑲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⑳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3.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他打门缝里往外看。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dá]十二个为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嘴:1.口的通称:张嘴。闭嘴。2.(嘴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瓶嘴儿。茶壶嘴儿。烟嘴儿。3.指说的话:嘴甜。别多嘴。
“说嘴打嘴”是个挺有意思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刚说完大话就被现实打脸”。比如朋友聚会时,有人吹嘘自己酒量过人,结果半杯啤酒下肚就满脸通红,这时候大家可能开玩笑说:“看吧,这就是典型的说嘴打嘴!”
为什么人们容易“说嘴打嘴”? 有时候是因为过度自信,比如同事在会议上拍胸脯保证“这个项目三天就能搞定”,结果发现技术难题根本解决不了;有时候则是为了面子硬撑,就像学生考前放话“我压根没复习”,结果成绩出来时恨不得钻地缝。这种反差往往让人尴尬,但也提醒我们:话别说得太满。
如何避免成为“说嘴打嘴”的主角? 我有个亲身体会:去年爬山时跟朋友说“这种小山我闭着眼都能爬”,结果半山腰就累得腿打颤。后来学乖了,遇到不确定的事会说“我试试看”。把“绝对能行”换成“尽力而为”,既给自己留余地,又能踏实做事——毕竟行动比口号更有说服力。
生活中“说嘴打嘴”的瞬间其实藏着成长机会。就像邻居大爷总炫耀自家花园不用打理,结果月季枯死后,他反而开始虚心请教养花技巧。你看,栽个跟头反而能让人变得更接地气。下次想放大话之前,不妨先深呼吸三秒钟——这时间足够把轻飘飘的承诺换成靠谱的计划了。
说到底,“说嘴打嘴”就像个自带警报器。它提醒我们:与其急着用语言证明自己,不如用行动慢慢积累底气。毕竟,真正的实力就像煮米饭,火候到了自然香气扑鼻,根本不用掀锅盖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