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òu pōu guā fēn
成语解释:豆出荚;瓜切开。比喻被分割;被侵占。
成语出处: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豆剖瓜分
英文翻译:divide up something just as one separates pea-pods or cuts melons into slices
豆:1.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树”、“黄豆”、“绿豆”、“红豆”、“豌豆”、“落花生”等,日常统称豆类植物,亦指这些植物的种子:豆科。豆子。豆荚(豆角儿)。豆浆。豆绿。煮豆燃萁。目光如豆。2.形状像豆粒的东西:土豆儿。3.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豆。4.姓。
剖:1.破开:解剖。剖视。2.分辨;分析:剖析。剖白。
瓜:1.蔓生植物,叶子像手掌,花多是黄色;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如西瓜、南瓜、冬瓜、黄瓜等。2.这种植物的果实。3.(Guā)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豆剖瓜分”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被分割得零碎且彻底。比如,当团队内部因意见不合而解散时,有人可能会感叹:“原本团结的项目组,现在像豆子撒了一地,各自为战,真是豆剖瓜分。”这种比喻既生动又贴近生活。
为什么用“豆”和“瓜”来比喻?其实,豆子被剥开后颗粒分散,瓜被切开后分成多瓣,两者都体现了“从整体到碎片”的过程。这种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的分裂、资源争夺有相似之处。比如历史上列强划分势力范围,或是家族财产分配不均,都能用“豆剖瓜分”来描述。
现代生活中如何理解这个成语?举个例子:一家网红餐厅突然爆火,其他商家争相模仿招牌菜,导致市场同质化严重。有人点评道:“好好的创意被豆剖瓜分,最后谁都没赚到口碑。”这说明盲目跟风反而稀释了核心价值。
个人观点:警惕“被分割”的陷阱我发现,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保持整体性思维很重要。就像拼图散落时毫无美感,但组合起来就是艺术品。与其担心被“分走蛋糕”,不如专注把蛋糕做大——这或许比防备他人更积极。
再比如城市旧城改造,若只盯着眼前利益拆东补西,街区文化可能被豆剖瓜分;但若能统筹规划,反而能激活社区活力。关键在于是否用长远眼光看待“分”与“合”的关系。
下次遇到需要协作的事情,不妨先思考:我们是要共同守护一个完整的西瓜,还是抢着分几粒豆子?答案或许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