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o
  • duó
  • q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o duó qiǎo qǔ

成语解释:豪夺:强抢;巧取:软骗。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成语出处: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繁体字形:豪奪巧取

英文翻译:forcible seizure and crafty acquisition

豪夺巧取的意思

豪:1.具有杰出才能的人:英豪。文豪。2.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豪放。豪爽。豪迈。豪言壮语。豪雨。3.指有钱有势:豪门。豪富。4.强横:豪强。巧取豪夺。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巧: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巧干。能工巧匠。他的手艺很巧。2.(手、口)灵巧:心灵手巧。他嘴巧,学谁像谁。3.恰好;正遇在某种机会上:恰巧。偏巧。凑巧。巧遇。来得真巧。我一出大门就碰到他,真巧极了。4.虚浮不实的(话):花言巧语。5.姓。

取:1.拿到手里:取款。取行李。把电灯泡取下来。2.得到;招致:取乐。取暖。自取灭亡。3.采取;选取:取道。录取。可取。给孩子取个名儿。4.姓。

成语评论

豪夺巧取”这个词,乍一听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情节,但现实中它更像是一种“软硬兼施”的生存策略。举个例子,某公司想吞并竞争对手,一边用法律漏洞压低对方股价(巧取),一边高价挖走核心团队(豪夺),最终不费吹灰之力完成并购。这两种手段看似矛盾,为什么能组合使用?

自问自答:豪夺和巧取的本质区别在哪?其实它们都是获取资源的方式,只是“豪夺”像明抢,需要实力碾压;“巧取”像暗度陈仓,依赖智谋周旋。比如古代盐商给官员送字画(巧取)换取特许经营权,转头就用垄断地位哄抬盐价(豪夺),这种组合拳往往比单一手段更有效。

我在观察职场现象时发现,有些领导会先用情感绑架让员工自愿加班(巧取),待项目成功后却独占功劳(豪夺)。这种模式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精准抓住了人性弱点——先降低你的心理防线,再突破底线。

有个真实案例:某网红餐厅初期用“限量预约制”制造稀缺感(巧取),等品牌溢价足够高后,突然开放加盟收取天价授权费(豪夺)。这提醒我们:当某个事物被过度包装时,要警惕背后是否存在利益收割链条。

面对豪夺巧取的双重攻势,普通人如何破局?我的建议是建立“价值护城河”。比如职场人持续提升不可替代的专业技能,企业构建独有的技术壁垒。当你的核心价值足够坚固时,无论是明枪还是暗箭,都会在护城河前失去威力。

或许有人觉得这类手段离自己很远,但实际上从信用卡推销话术到直播间砍价套路,处处都有巧取豪夺的影子。保持清醒认知的关键,在于分清“短期诱惑”和“长期价值”——那些来得太容易的好处,往往藏着更贵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