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ào
  • x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ào hé xíng lí

成语解释:见“貌合神离”。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疏,貌合行离。”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一致

繁体字形:皃合行離

英文翻译:be in harmony in appearanc but at variance in heart

貌合行离的意思

貌:1.相貌:面貌。容貌。以貌取人。2.外表的形象;样子:全貌。貌合神离。3.姓。

合:[hé]1.闭;合拢:合眼。笑得合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合办。同心合力。3.全:合村。合家团聚。4.符合:合情合理。正合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合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合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合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合。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遭受。6.古同“”,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貌合行离”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觉得陌生,但它描绘的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简单来说,就是表面上和谐一致,实际行为却南辕北辙。比如公司会议上大家齐声说“支持创新”,散会后却依然按老规矩办事,这就是典型的“貌合行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言行不一的情况? 举个家庭场景的例子:父母叮嘱孩子“要独立自主”,转头却包办孩子所有生活琐事。这种矛盾往往源于潜意识的保护欲与理性认知的冲突,就像我们常说的“道理都懂,但做不到”。

职场上有个有趣的现象:新人入职时总能看到墙上贴着“扁平化管理”的标语,但实际工作中仍然要经过五层审批才能买个文件夹。这种制度与现实的割裂,正是组织发展过程中新旧观念碰撞的具象化表现。

如何识别“貌合行离”的陷阱? 观察行为比听承诺更可靠。就像健身教练说“健康最重要”,自己却天天熬夜吃宵夜;朋友嘴上说着“有空常聚”,日历上却永远排不出时间。真正的共识需要行动背书。

我曾参与过一个社区改造项目,居民座谈会上人人赞同“垃圾分类”,但实际执行时仍有乱扔现象。后来发现,不是大家不配合,而是分类指引不够清晰。这提醒我们:很多表面矛盾背后,其实藏着未被满足的需求。

数字化时代让“貌合行离”有了新形态。社交媒体上精心营造的恩爱形象,可能掩盖着现实中的疏离;工作群里整齐的“收到”背后,可能藏着不同的理解偏差。这时候更需要建立坦诚的沟通机制,就像视频通话永远比文字聊天更能传递真实情绪。

面对理念与行动的落差,与其苛责“虚伪”,不如看作改进的契机。就像种花时发现枝叶发黄,说明需要调整养护方式。当意识到“说的和做的不一样”,恰恰是开启真诚对话的最佳时机。

下次遇到意见分歧时,不妨试着说:“我发现咱们的目标其实一致,但具体做法上可以再商量。”这种表达方式既能保留表面和谐,又能深入探讨实质问题,或许就是破解“貌合行离”的钥匙。

"貌合行离"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