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ān cái hào lì
成语解释:指贪恋钱财和利益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利,实为壮观孟州,增添豪侠气象。”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贪财好利
英文翻译:Greedy for money and good profit
贪:1.原指爱财,后来多指贪污:贪赃。贪官。倡廉肃贪。2.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求多:贪玩。贪得无厌。3.片面追求;贪图:贪快。贪便宜。
财:1.钱和物资的总称:财产。财物。理财。2.姓。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提到“贪财好利”,许多人会联想到“见钱眼开”的形象。比如有人为了签下一单生意,不惜对客户阿谀奉承,甚至隐瞒产品缺陷——这种“唯利是图”的行为,不正是贪财好利的典型表现吗?
有人问:“贪财好利一定是坏事吗?”其实关键在于程度和方法。适度追求财富能激发动力,但若把金钱看得比道德、人情更重要,就容易陷入误区。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机关算尽敛财,最终却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例子:朋友合伙创业,有人偷偷转移公司资产;亲戚借钱不还反而理直气壮。这些行为背后,都是贪财的欲望压倒了基本底线。我常想,当利益与良知冲突时,选择哪边决定了我们是驾驭金钱,还是被金钱驾驭。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代社会是否放大了贪财好利的心态?”互联网时代,炫富视频、暴富神话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真正活得自在的人,往往懂得“知足常乐”。就像老张开了二十年早餐铺,虽然没发大财,但街坊四邻的笑脸让他觉得踏实。
有句老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财富本身无可厚非,重要的是守住心中的秤。见过不少创业者,既实现了财务自由,又坚持用正当手段赚钱。他们证明了一点:贪财未必可耻,但需要用智慧和善意来平衡。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把赚钱当唯一目标的人,常常陷入“越有钱越焦虑”的怪圈。反观热心公益的企业家,他们的幸福感反而更持久。或许,当我们把“利”字拆开来看,左边是禾苗,右边是立刀——如何在收获与割舍间找到平衡,才是真正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