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cái hǎo shì
成语解释:见“轻财重士”。
成语出处:《清史稿·苏元春传》:“元春躯干雄硕,不治生产,然轻财好士,能得人死力。”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輕財好士
英文翻译:A man of good fortune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财:1.钱和物资的总称:财产。财物。理财。2.姓。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轻财好士”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风,但它背后的道理放到今天依然适用。简单来说,它描述的是一个人不看重钱财,反而更愿意把钱花在招揽人才、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上。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古代有些名人明明有钱却不存着,反而用来请客吃饭?”答案可能就藏在这个成语里——他们更看重“人”的价值,而不是守着钱过日子。
举个具体的例子:三国时期的刘备,早年只是个卖草鞋的普通人,但他遇到关羽、张飞这样的能人时,毫不犹豫地拿出全部家当和他们结拜,甚至后来散尽家财也要请诸葛亮出山。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不就是花钱买帮手吗?”其实不然。刘备的“轻财”背后,是对人才的真心尊重和信任,这种态度最终帮他打下了蜀汉江山。
放到现代职场,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比如某创业公司老板,明明自己开的是二手车,却给团队里的技术大牛开行业顶尖薪资,还主动分配股权。有人觉得他傻:“钱都给别人了,自己图什么?”但事实证明,这种“轻财好士”的策略反而让团队凝聚力更强,公司发展速度远超同行。这说明,把钱当作工具而非目标时,反而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普通人生活中怎么实践这种理念?”其实不必学古人散尽家财,重点在于调整看待资源的视角。比如朋友聚会时,与其纠结AA制精确到分,不如主动多承担一些,把关系看得比钱更重要;工作中遇到能力强的同事,别吝啬分享机会,因为合作带来的长期回报可能远超眼前利益。
我个人观察到,当代年轻人其实越来越接近“轻财好士”的状态。他们更愿意为知识付费、为优质服务买单,也热衷于通过社群找到同频伙伴。这种趋势或许说明,当物质基础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自然转向更重视“人”的连接——这大概就是刻在文化基因里的智慧吧。
最后想说,钱当然重要,但永远只是工具。能把资源用在值得的人和事上,既需要眼光,也需要格局。下次遇到“该省钱还是该投资人际关系”的纠结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有时候,放手才能抓住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