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ì
  • jiàn
  • j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ì gǔ jiàn jīn

成语解释: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当代的事。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对待古今的态度

繁体字形:貴古賤今

英文翻译:Ancient and modern

贵古贱今的意思

贵:1.价格高;价值大(跟“贱”相对):绸缎比棉布贵。春雨贵如油。2.评价高;值得珍视或重视:宝贵。可贵。3.以某种情况为可贵:人贵有自知之明。锻炼身体,贵在坚持。4.地位优越(跟“贱”相对):贵族。贵妇人。达官贵人。5.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姓。贵国。高抬贵手。6.姓。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贱:1.价钱低:贱价出售。2.地位低下:卑贱。贫贱。3.卑鄙;下贱:贱货。贱骨头。4.谦辞。称有关自己的:贱躯。5.轻视;瞧不起:人皆贱之。

今:1.现在;现代(跟“古”相对):当今。今人。厚今薄古。古为今用。2.当前的(年、天及其部分):今天。今晨。今春。3.指示代词。此;这:今番。今次。4.姓。

成语评论

贵古贱今”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总觉得过去的东西比现在好。比如有人吐槽:“现在的电影哪有八九十年代的经典!”这话你是不是也听过?

为什么人们容易产生这种心态?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怀旧滤镜”——记忆会自动美化过去,淡化缺点。比如有人坚持用老式收音机,觉得“音质更温暖”,但真和现代音响对比,可能只是习惯问题。

文学领域最典型。总有人说:“唐诗宋词之后再无好诗。”可余光中的《乡愁》、海子的《面朝大海》不也打动过无数人?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就像不能用毛笔字的标准评判键盘打字。

科技产品更明显。父母辈总觉得“老牌家电更耐用”,实际上现在的产品能效比提升了三倍。去年我家换了智能空调,电费省了四成,老人家才改口说:“新东西确实有门道。”

这种思维会阻碍创新吗?我在博物馆工作时常看到:明代工匠改良唐代陶器配方,清代画家突破宋代构图范式。如果古人自己也“贵古贱今”,青花瓷就不会取代唐三彩,故宫屋顶也不会有十种颜色的琉璃瓦。

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我的建议是“以古为镜,不盲从;以今为舟,敢突破”。就像吃火锅,传统铜锅有烟火气,电磁炉能精准控温,何必非要比个高低?关键在于找到适合当下的解决方案。

下次听到“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不妨反问:“您小时候看病要跑三十里山路,现在手机能约三甲专家,这算不算进步?”时代在奔跑,我们既要看懂后视镜,更要看清前方路。

"贵古贱今"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