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ì lù gōng xíng
成语解释: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成语出处:《陈书 皇后传 后主张贵妃》:“内外勾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补语、定语;指公开行贿受贿
繁体字形:賄賂公行
英文翻译:practise bribery or receive bribes publicly
贿:贿赂:行贿。受贿。纳贿。索贿。
赂:1.赠送财物;用财物买通别人:贿赂。2.赠送的财物;买通别人的财物。
公:1.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公款。公物。公事公办。2.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分母。公议。公约。3.属于国际间的:公海。公制。公历。4.使公开:公布。公之于世。5.公平;公正:公买公卖。大公无私。秉公办理。6.公事;公务:办公。公余。因公出差。7.姓。8.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公爵。公侯。王公大臣。9.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诸公。张公。10.丈夫的父亲;公公:公婆。11.属性词。(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公羊。这只小鸡是公的。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贿赂公行”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明目张胆地送钱送礼、走后门办事的现象。比如《红楼梦》里贾雨村为了升官,给上司送金银珠宝,结果被安排到肥差岗位,这就是典型的“贿赂公行”——规则成了摆设,钱权交易成了潜规则。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种情况屡禁不止?”其实道理很简单:当权力缺乏监督,而利益诱惑又足够大时,总有人铤而走险。比如某地开发商为了拿地,给官员“塞红包”打通关节,项目审批流程直接跳过环保评估,最后导致河流污染。这种案例里,表面是“办事方便”,实则破坏了公平,埋下了隐患。
不过换个角度看,社会对这种现象的容忍度正在降低。现在很多地方推行“阳光政务”,把招标流程、审批结果全部公开上网,群众随时能查。就像某市去年曝光的医院采购腐败案,正是因为内部员工实名举报,加上监控录像证据,最终让涉事者付出了代价。这说明制度完善和透明化,正在压缩“贿赂公行”的生存空间。
有人疑惑:“普通人能做什么?”其实监督意识就是最好的武器。比如小区物业招标时,业主群自发成立监督小组,要求公开投标公司资质和报价明细,结果原本内定的关系户公司直接被淘汰。这种“较真”看似小事,却能实实在在地遏制歪风。
个人认为,与其单纯批判“贿赂公行”,不如多关注背后的系统性问题。比如简化办事流程、减少“盖章证明”的环节,让权力没机会“卡脖子”;再比如提高基层人员待遇,降低“伸手要钱”的动机。毕竟堵不如疏,治标更要治本。
话说回来,这种现象也不是中国独有。19世纪英国“铁路狂潮”时期,议员收受铁路公司贿赂推动法案通过,导致大量豆腐渣工程。但后来通过立法强制公开政治献金、建立独立审计机构,腐败问题才逐步缓解。历史证明,社会进步往往需要时间和多方努力,但方向始终是向好的。
下次看到“贿赂公行”的新闻时,不妨多想想:我们能推动哪些具体改变?是支持举报机制,还是参与社区监督?每个微小行动都在为公平加码。毕竟,干净的环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每个人一点一滴垒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