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ǎng bù yú rì

成语解释:见“赏不逾时”。

成语出处:《晋书·祖逖传》:“其有微功,赏不逾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賞不逾日

英文翻译:Enjoy the day

赏不逾日的意思

赏:1.赏赐;奖赏:赏罚分明。2.赏赐或奖赏的东西:领赏。3.敬辞。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赏光。赏脸。4.欣赏;观赏:鉴赏。雅俗共赏。5.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赞赏。赏识。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逾:1.超过;越过:逾期。逾限。逾额。年逾六十。2.更加:逾甚。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成语评论

赏不逾日”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及时奖励,别拖延。比如你刚帮朋友搬完家,他立马请你喝奶茶,这就是“赏不逾日”的鲜活例子——付出和回报之间几乎没有时间差。

自问:为什么及时奖励这么重要?想象一下,你花三个月完成一个项目,老板半年后才说“做得不错”。这时候你早就忘了当时的辛苦,表扬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及时奖励就像给手机充电,电量快耗尽时插上充电器,才能保持高效运转。

我曾在健身房见过有趣的现象:私教每完成一个训练阶段就给学员发星星贴纸,学员的坚持率比单纯说“月底有优惠”的健身房高出40%。这种即时反馈机制,让“赏不逾日”从成语变成了可复制的行为科学。

自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老规矩吗?在游戏设计领域,“赏不逾日”早已升级进化。手游里每过一关就掉落的金币、皮肤碎片,本质是把奖励切割成更细碎的时间单元。有游戏策划师朋友告诉我,他们的核心算法就是“让玩家每15分钟就有获得感”。

不过要注意别走极端。见过家长孩子背首诗就给玩具,结果孩子只盯着奖励。这提醒我们:物质激励要及时,但更要引导关注事情本身的价值。就像给花浇水,既不能干涸太久,也不能浇到烂根。

最近尝试把“赏不逾日”用在自我管理上。每当完成写作任务,就允许自己看一集纪录片。发现拖延症减轻了70%,因为大脑逐渐把“完成任务”和“愉悦感”建立了神经连接。这种微小改变,或许就是成语智慧的现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