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ǎng láo fá zuì
成语解释:见“赏功罚罪”。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吾人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賞勞罰辠
英文翻译:give rewards for good service and punishments for faults
赏:1.赏赐;奖赏:赏罚分明。2.赏赐或奖赏的东西:领赏。3.敬辞。用于请对方接受邀请或要求:赏光。赏脸。4.欣赏;观赏:鉴赏。雅俗共赏。5.对对方的才能或作品深感满意:赞赏。赏识。
劳:1.劳动:按劳分配。不劳而获。2.烦劳(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劳驾。劳您走一趟。3.劳苦;疲劳:任劳任怨。积劳成疾。4.功劳:勋劳。汗马之劳。5.慰劳:犒劳。劳军。6.姓。
罚:处罚:惩罚。责罚。赏罚分明。罚他喝酒。
罪: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赏劳罚罪”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古风,但它的核心逻辑其实很接地气——做好事得奖励,做坏事受惩罚。比如公司里,小李连续三个月业绩第一,老板给他发了奖金;而老张因为偷懒耽误项目,被扣了绩效。这时候同事私下就会说:“咱们公司还真是‘赏劳罚罪’,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得搞这套奖惩机制?其实很简单。如果努力的人得不到认可,偷懒的人不被约束,团队很快就会乱套。就像养鱼池里投饲料,抢食积极的鱼长得快,总躲在角落的鱼迟早饿瘦,自然法则本身就在“赏勤罚懒”。
再举个历史故事。明朝海瑞当县令时,有个富商贿赂衙役想逃税,结果被海瑞发现后,不仅追缴税款,还给举报的百姓发了锦旗。这种“赏举报者,罚违法者”的做法,让当地风气焕然一新。可见这套方法用好了,真能推动社会正向发展。
不过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的“赏劳罚罪”更需要温度。比如教育孩子,考得好奖励玩具固然有效,但更要让他明白努力本身的价值;员工犯错要批评,但也要给改进机会。纯粹的机械式奖惩,容易让人变成只为利益行动的机器。
说到底,赏罚分明就像开车时的油门和刹车。只踩油门会失控,只踩刹车难前进,关键要找到平衡点。一个家庭、一家公司乃至整个社会,能把“该赏的赏到位,该罚的罚明白”,往往就是良性运转的开端。下次看到地铁里有人主动让座被表扬,或者乱扔垃圾被罚款,不妨想想:这不就是“赏劳罚罪”在生活中的鲜活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