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á hù fēi yáng
成语解释:指骄横放肆。
成语出处:宋 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人很骄横
繁体字形:跋扈飛揚
英文翻译:powerful and intransigent
跋:1.在山上行走:跋山涉水。2.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跋语。题跋。本书的跋写得很精彩。
扈:随从;跟在后面:扈从。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扬:1.高举;向上升:扬手。扬帆。2.在空中飘动:飘扬。飞扬。3.往上撒:扬场。4.传播出去:宣扬。5.称赞:颂扬。表扬。6.指江苏扬州:扬剧。
哎哟,你别说,“跋扈飞扬”这成语听着挺带劲,但到底啥时候用才对味儿呢?举个栗子吧:部门里有个同事,仗着自己资历老,开会时总打断别人发言,还动不动甩脸色,搞得大家都不敢吱声。这时候啊,用“他那跋扈飞扬的做派,迟早得栽跟头”来形容,简直不要太贴切!
等等,这成语是不是只能用在贬义场合?也不是!比如看武侠剧时,主角一身傲骨闯江湖,虽然我行我素但心怀正义,弹幕里飘过“这位少侠真是跋扈飞扬得可爱”,反而带着点赞赏的意味。所以说嘛,语境不同,味道就变——关键看这“嚣张劲儿”用对了地方没。
要我说啊,现在年轻人谁还没点“跋扈飞扬”的时候?刚毕业那会儿,我非要把方案按自己的想法改,结果被客户怼得满脸包。现在回想起来,那股子冲劲儿其实挺珍贵,就是得学会收放自如。就像老话说的,年少轻狂不算病,但得知道啥时候该踩刹车。
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和“飞扬跋扈”有啥区别?问得好!其实俩词儿意思差不多,但“跋扈飞扬”读起来更带节奏感,像踩着鼓点蹦跶似的。不信你念念看:“他那跋扈飞扬的态度”是不是比“飞扬跋扈”更带画面感?汉语的妙处就在这些细微处。
最后唠点实在的,咱在生活中遇到跋扈的主儿怎么办?硬刚伤和气,忍着又憋屈。我的经验是,先顺着毛捋,等对方嘚瑟够了再摆事实讲道理。就像公园里打太极的大爷,看着软绵绵的,实则四两拨千斤。说到底啊,对付跋扈的人,得比他更懂分寸的艺术。
说到底,“跋扈飞扬”就像辣椒面儿,少撒点能提味,撒多了准呛鼻子。咱们老祖宗造词真是绝,四个字就把那种又拽又狂的劲儿给钉在纸上了。下次遇到合适场景,不妨甩出这成语试试,保管比说“这人好装”来得带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