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ǎo
  • mài
  • xi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ǎo mǎ mài xiè

成语解释:指在马上表演各种技艺,以此赚钱谋生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是一班粤西来的跑马卖解的,里头有两个云南的苗女,走绳的技术非常高妙,能在绳上腾踏纵跳,演出各种把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江湖谋生

繁体字形:跑馬賣解

英文翻译:be an acrobat in a roving troupe

跑马卖解的意思

跑:[pǎo]1.为某种事务而奔走:跑码头。跑材料。跑买卖。2.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跑电。跑油。跑气。信纸叫风给刮跑了。3.液体因挥发而损耗:瓶子没盖严,汽油都跑了。[páo]走兽用脚刨地:跑槽(牲口刨槽根)。虎跑泉(泉名,在杭州)。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解:[jiě]1.分开:解剖。瓦解。难解难分。2.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解扣儿。解衣服。3.解除:解职。解渴。解乏。4.解释:解说。解答。注解。5.了解;明白:令人不解。通俗易解。6.解手:大解。小解。7.代数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例如x+16=0,x=-16,-16就是x+16=0这个方程的解。8.演算方程式;求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解方程。[jiè]解送:押解。把犯人解到县里。[xiè]1.懂得;明白:解不开这个道理。2.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跑马卖解。3.解池,湖名,在山西。4.姓。

成语评论

说到“跑马卖解”,许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陌生。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成语源自民间技艺表演,字面意思是“骑马跑圈、耍弄杂技”,后来引申为“用热闹的形式掩盖实际内容的空洞”。比如有人评价某场商业演讲:“PPT做得天花乱坠,但听完只觉得在跑马卖解,关键问题一句没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举个例子,某网红餐厅用全息投影营造海底用餐的奇幻场景,但食物口味却差强人意。这种重形式轻内核的做法,本质上就是用“跑马卖解”吸引眼球。消费者初看觉得新鲜,但复购率往往暴露出真实问题。

如何识别跑马卖解的行为?注意观察“投入产出比”是否失衡。就像某手机品牌花80%预算请明星代言,却只在硬件研发上投入20%资源,结果产品发热严重——这种本末倒置的操作,正是成语的现实写照。

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在社交场合也常见。有人组织派对时精心布置场地、准备拍照道具,但当大家真正想深入聊天时,却发现主人并没有安排舒适的交流空间。这种重“表面功夫”轻“实质体验”的设计,何尝不是另一种跑马卖解

个人认为,适度包装本无可厚非,但若将形式当作目的,就容易陷入误区。就像写文章时过度追求华丽辞藻,反而会让核心观点变得模糊。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往往需要穿透表象的迷雾才能被发现。

有人可能会问: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难道不需要些“跑马卖解”的手段吗?确实,适当的视觉冲击能快速吸引关注,但就像烟花再美也只能绽放瞬间,真正留住用户的终究是扎实的内容。好比直播带货中,主播的段子能引来观众,但决定成交的永远是产品本身的质量。

当我们看到各种“跑马卖解”的现象时,不妨保持清醒认知。就像欣赏魔术表演,既享受眼花缭乱的效果,也明白其中存在机关设计。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学会区分形式与本质,或许能帮助我们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跑马卖解"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