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à zhōu yuè jùn
成语解释: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区。形容涉足的区域广大
成语出处:晋·陆机《百年歌十首》:“体力克壮志方刚,跨州越郡还帝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地理方位等
繁体字形:跨州越郡
英文翻译:Cross state and Cross County
跨:1.迈步越过:跨进大门。2.骑:跨上战马。3.越过界限:跨地区。跨年度。4.附在旁边的:跨院儿。
州:1.旧时行政区划单位。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样的名称,如杭州、苏州。2.指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区之下,县之上。
越:1.跨过(阻碍);跳过:越墙。翻山越岭。2.不按照一般的次序;超出(范围):越级。越权。3.(声音、情感)昂扬:激越。声音清越。4.抢夺:杀人越货。5.“越来越…”表示程度随着时间发展:天气越来越热了。6.周朝国名,原来在今浙江东部,后来扩展到江苏、山东。7.指浙江东部。8.姓。
郡:1.古代的行政区划,比县小,秦汉以后,郡比县大:郡县。会稽郡。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2.姓。
“跨州越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拆开看其实很好懂。州和郡都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合起来就是形容长途跋涉、跨越多个地区的意思。比如《三国演义》里关羽“千里走单骑”,从许昌到河北找刘备,可不就是跨州越郡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古人要用州郡来形容距离远?这和古代交通条件直接相关。在没有高铁飞机的年代,跨一个州郡往往要走十天半个月,成语用具体的地理概念描述距离感,比单纯说“很远”更生动。就像现在年轻人说“坐红眼航班追星”,特定词汇能引发更强烈的画面联想。
前几天遇到个创业者很有意思。他在杭州做电商直播,每周要跑义乌选品、飞广州谈供应链,微信运动常年霸榜。我开玩笑说你这才是现代版跨州越郡,他眼睛一亮:“对啊!现在跨的不是地理界线,是行业边界。”这个解读让我突然意识到,成语的生命力就在于能跟着时代进化。
现代社会还需要跨州越郡吗?地理意义上的跨越确实变简单了,但新的“州郡”在不断出现。有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每天凌晨3点要和巴西客户视频会议,白天还要学葡萄牙语基础。她说现在跨时区比跨时区还难,但每次听到订单成功的提示音,就觉得这些跨越都值得。
我老家表弟今年高考填志愿特别纠结。他想学人工智能又怕竞争激烈,最后选了农业自动化专业。家族群里七大姑八大姨都说“这和种地有啥区别”,但表弟说:“现代农业要跨生物科技、物联网、大数据三个‘郡’,这才是未来。”看着他眼睛发亮的样子,突然觉得成语里的闯劲,正在以新的方式延续。
最近读《长安的荔枝》感触很深。唐朝人要吃新鲜荔枝,得动用整个驿道系统接力运输。如今我们在盒马下单,海南荔枝第二天就能出现在北京餐桌。物理距离被科技缩短后,现代人更需要在认知、技能、资源等维度实现跨领域突破。就像玩俄罗斯方块,单一形状堆不高,不同模块交错才能创造空间。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疫情期间兴起的“数字游民”,他们一边环游世界一边工作。巴厘岛咖啡馆里写代码,清迈民宿里开视频会议,这算不算21世纪的跨州越郡?地理位移不再是目的,而是获取灵感的途径。就像苏东坡被贬黄州反而写出《赤壁赋》,空间的跨越有时能打开思维的新维度。
下次遇到需要突破舒适区的时候,不妨把“跨州越郡”想象成游戏里的地图解锁。每个新领域的探索,就像点亮一块未知区域,过程固然辛苦,但积累的经验值会转化成意想不到的装备。毕竟,人生的进度条,总是在敢于跨越时加载得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