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à zhōu lián jùn
成语解释:跨:兼有;州、郡:古代行政区。形容涉足的区域广大
成语出处:《周书·文帝纪》:“而欢阻兵安忍,自以为功。广布腹心,跨州连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地理方位等
繁体字形:跨州連郡
英文翻译:Cross state county
跨:1.迈步越过:跨进大门。2.骑:跨上战马。3.越过界限:跨地区。跨年度。4.附在旁边的:跨院儿。
州:1.旧时行政区划单位。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样的名称,如杭州、苏州。2.指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区之下,县之上。
连:1.连接:心连心。骨肉相连。天连水,水连天。藕断丝连。这两句话连不起来。2.连续;接续:连演一个多月。连打几枪。3.包括在内:连我三个人。连皮三十斤。连根拔。4.军队的编制单位,隶属于营,下辖若干排。5.姓。6.表示强调某一词或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连爷爷都笑了。她臊得连脖子都红了。你怎么连他也不认识?。连下棋也不会。连一天都没休息。
郡:1.古代的行政区划,比县小,秦汉以后,郡比县大:郡县。会稽郡。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2.姓。
“跨州连郡”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古风,但它的意思其实很贴近现代生活。比如有人问:“跨州连郡到底怎么用啊?难道只能用来形容古代打仗?”当然不是!咱们可以想象一个快递公司把业务从长三角扩展到珠三角,覆盖了十几个省份,这时候就能说“这家企业跨州连郡,打通了全国物流网络”。你看,这就是把古代词汇用在了商业场景里。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在交通这么发达,跨州连郡是不是过时了?”其实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反而更显价值。比如最近有个文化展览,把敦煌壁画、苏州刺绣、泉州木雕这些不同地域的瑰宝集合展出,这何尝不是“跨州连郡的文化对话”?地理距离虽然缩短,但精神层面的连接依然需要主动搭建。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是它暗含的“突破界限”的勇气。去年认识个旅行博主,他骑着自行车从黑龙江漠河一路骑到海南三亚,途中拍下各地风土人情。这种“跨州连郡的探索”不仅需要体力,更考验持续发现新鲜事物的热情。现代人常说要“走出舒适圈”,和这个成语的内核其实异曲同工。
还有人问:“在数字时代怎么理解跨州连郡?”举个现实例子,某互联网平台同时在北京做算法优化、在成都组建客服团队、在深圳对接硬件厂商,这种分布式协作模式正是新时代的“跨州连郡”。地域限制被打破后,关键就看如何让不同板块产生化学反应。这让我想到,有时候物理上的远近反而不如理念差异带来的挑战大。
最后分享个观察:现在很多县城特产通过直播卖向全国,农户上午在云南摘菌子,晚上就能到上海餐桌。这种“跨州连郡的鲜味速递”背后,其实是基础设施升级和商业创新的共同作用。或许未来某天,这个成语会衍生出更丰富的含义,但那种连接不同地域、整合多元资源的核心精神,应该会始终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