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
  • hòu
  • shí
  • fāng
  • g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

成语解释: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识后识方干。”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身后識方干

英文翻译:Know the way behind you

身后识方干的意思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后: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后门。村前村后。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后天。日后。后辈。先来后到。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7.姓。

识:[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成语评论

身后识方干”这个成语源自《晋书》,原意是说一个人去世后,人们才认识到他的真正价值。就像埋在地下的玉石,总要等到被人挖出来打磨,才能绽放光彩。这种延迟的认可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

举个现代例子:有位程序员花了十年开发开源软件,生前无人问津。直到他因病离世后,人们才发现他的代码解决了某个关键行业难题。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身边早就藏着个技术天才。

为什么总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可能和人性的认知惯性有关。就像我们天天路过街角的梧桐树,直到它被台风刮倒,才会注意到树冠曾经投下的那片绿荫。生活中很多珍贵的东西,恰恰因为太常见,反而容易被视而不见。

不过换个角度看,迟到的认可也有积极意义。敦煌莫高窟的画匠们永远不会知道,千年后他们的作品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说明真正的价值就像美酒,时间反而能让它愈发醇厚。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或许就是文明传承的奇妙之处。

我常想,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能否打破这种认知滞后?现在一个普通人的闪光点可能通过短视频瞬间被千万人看见。但有趣的是,算法推荐的热门内容里,依然有很多创作者在经历着“方干困境”——他们的优质内容要等很久才会被算法选中推荐。

面对这种现象,或许我们可以主动改变观察视角。就像考古学家拿着洛阳铲勘探古迹,生活中也需要保持发现的敏感度。下次遇到默默耕耘的同事或邻居,不妨多问一句:“你最近在做什么有趣的事?”说不定就能提前发现藏在身边的“方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人性的认知规律总有相通之处。与其遗憾“当时只道是寻常”,不如从现在开始练习发现价值的眼光。毕竟,有些珍珠不需要等到潮水退去才显形,带着潜水镜主动探寻海底,可能会收获更多惊喜。

"身后识方干"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