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成语解释:身体强健;精力旺盛。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男士
繁体字形:身強力壯
英文翻译:be robust and strong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壮:1.强壮:健壮。身体壮。年轻力壮。2.雄壮;大:壮观。壮志。理直气壮。3.加强;使壮大:以壮声势。壮壮胆子。4.中医艾灸,一灼叫一壮。5.姓。6.壮族。原作僮。
“身强力壮”这个词,一听就让人想到那些能扛煤气罐上六楼不喘气的人。比如:“张大哥虽然五十多岁了,但天天坚持晨跑,看起来还是身强力壮,搬起两箱矿泉水轻轻松松。”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身强力壮只能形容体力好吗?其实不然——它更多强调整体的健康状态。
再看个例子:“公司篮球队的小王不仅技术好,还身强力壮,全场跑下来依然活力十足。”这里有个隐藏问题:为什么用“身强力壮”而不是“体力好”?因为这个词自带“持久稳定”的意味,就像手机电池容量大还耐损耗。
有意思的是,现在很多人开始重新理解这个词。有个健身博主说:“现代人身强力壮的标准,不该只是能举铁,更要看免疫力和抗压能力。”这话挺有道理——毕竟熬夜加班还能保持精力的人,也算另一种“强壮”。
有读者可能会疑惑:“如果天生瘦弱,还能用这个词吗?”观察现实案例会发现,菜市场扛猪肉的老李身高一米六,体重不过百,但每天搬运三百斤货物不在话下。这说明“身强力壮”更看实际能力,而非外形胖瘦。
最近看到个有趣现象:程序员社区开始流行“代码身强力壮”的说法,指既能高效完成项目,又能保持颈椎健康。这种跨界用法恰好证明,语言会随着时代进化,关键在抓住“坚实可靠”的内核。
最后说点个人观察:与其追求表面强壮,不如培养“遇事顶得住”的体质。就像小区里那位每天打太极的老爷子,八十岁还能徒手修房顶,这才是真正把“身强力壮”活成了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