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ē mǎ tián mén
成语解释: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成语出处:《北史 拓跋深传》:“是故馀人摄选,车马填门;及臣居边,宾游罕至。”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补语;形容宾客很多
繁体字形:車馬填門
英文翻译:the gateway is thronged with horses and carriages
车:[chē]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马车。一辆车。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车。滑车。水车。3.指机器:开车。车间。4.车削:车圆。车螺丝钉。5.用水车取水:车水。6.转动(多指身体):车过身来。7.姓。[jū]象棋棋子的一种。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填:[tián]1.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填塞。填补。填充。填空(kòng)。义愤填膺。2.在空白表格上按项目写:填表。填词。3.形容声音巨大:填然。[zhèn]古同“镇”,使安定。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车马填门”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门前车马很多,热闹非凡的场景,通常用来比喻某个人或地方特别受欢迎。比如:“这家新开的火锅店刚营业三天就车马填门,排队的人绕了商场整整一圈。”你看,是不是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可能有人会问:“这成语现在还能用吗?”当然可以!虽然现代人很少坐马车了,但换成“汽车堵门”“人流如潮”一样成立。比如:“网红打卡地周末总是车马填门,交警不得不来维持交通秩序。”这种古今意境的转换,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
历史上这个成语其实藏着个小秘密。古代达官显贵门前常有宾客马车,但《后汉书》里却用“车马填门”形容窦宪失势后的凄凉——以前热闹的门庭,现在只剩空荡荡的车辙印。这种反差提醒我们:表面的繁华未必代表真实的价值,就像现在某些靠炒作红起来的明星,门前挤满记者时,可能离翻车也不远了。
有个有趣的对比案例:老张退休前当局长时家里车马填门,退休后却门可罗雀。这说明成语不仅描述现象,更暗含人情冷暖的观察。不过换个角度看,那些不因地位变化而改变来往的朋友,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
在自媒体时代,“车马填门”有了新玩法。直播间人气爆棚、短视频评论区刷屏,本质上都是数字时代的“车马填门”。但要注意的是,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某主播说的:“昨天还车马填门的直播间,今天可能就冷清得像图书馆自习室。”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有意思的是它自带的辩证思维。热闹的时候要看到危机,冷清时要保持希望。就像创业公司的产品发布会,即便开始门庭若市,最终还是要靠质量说话。毕竟真正的“车马填门”,不该是昙花一现的虚假繁荣,而是细水长流的价值认可。
下次看到商场促销人山人海,或是网红景点排长队,不妨笑着和朋友说:“这不就是现代版的车马填门嘛!”既能秀个文化梗,又能引发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思考,这样的成语用法是不是更有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