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dòng
  • g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dòng gān gē

成语解释: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7回:“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能轻动干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多用于否定句

繁体字形:輕動干戈

英文翻译:Fight lightly

轻动干戈的意思

轻:1.重量小;负载力小。与“重”相对:轻如鸿毛。轻装。2.数量少;程度浅:年轻。轻伤不下火线。3.不用猛力:轻拿轻放。4.不重要:责任轻。5.不重视;不认真:轻视。轻率。6.不严肃:轻薄。7.轻松:轻音乐。

动: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动。风吹草动。你坐着别动。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动。挪动。改动。动用。兴师动众。4.使用;使起作用:动笔。动手。动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动心。动怒。动了公愤。6.感动:动人。不为亲情所动。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动荤腥。他向来不动酒。8.动不动;常常:动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动以万计。

干:[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骨干。2.指干部:调干。干群关系。3.做(事):实干。干活儿。埋头苦干。4.能干;有能力的:干练。干才。5.担任;从事:他干过厂长。6.事情变坏;糟:要干。干了,钥匙忘在屋里了。[gān]1.古代指盾牌:干戈。2.姓。3.冒犯:干犯。4.牵连;涉及:干连。干涉。相干。5.追求(职位、俸禄等):干禄。6.水边:江干。河干。7.天干:干支。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干燥。干柴。油漆未干。衣服晾干了。9.不用水的:干洗。干馏法。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干。葡萄干儿。豆腐干儿。把萝卜晒成干儿。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干。钱都花干了。12.只具形式的:干笑。干号(háo)。13.属性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干妈。干儿子。14.徒然;白:干着急。干瞪眼。干打雷,不下雨。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干。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干了他一顿。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干起来了。

戈:1.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2.姓。

成语评论

轻动干戈”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放到具体场景里就容易理解了。比如历史上,某个小国为了一点边境摩擦就出兵攻打邻国,结果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引发长期混战,百姓苦不堪言——这就是典型的“轻动干戈”。人们用这个词批评那些不考虑后果、轻易挑起争端的行为。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特别反对轻动干戈?”其实答案藏在成语的构成里。“干戈”是古代兵器,代表武力冲突,而“轻动”则强调随意性。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消耗巨大,可能拖垮整个国家的经济。比如宋神宗时期急于对西夏用兵,导致国库空虚,反而加速了社会矛盾。这种教训让后人意识到,动武必须慎之又慎。

现代职场里也有类似现象。某公司市场部主管因为下属写错报表数字,立即召开全员批斗会,甚至要扣整个团队奖金。这种“轻动干戈”的管理方式,非但没解决问题,还让团队士气一落千丈。其实私下沟通、完善流程才是更优解。这说明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日常小事,随意升级矛盾都可能适得其反。

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当人们评价他人行为时容易用“轻动干戈”,但自己冲动时却常常合理化自己的选择。比如父母看到孩子打架,会责备他们“为点小事就动手”,但自己在路上被超车时,可能也会怒气冲冲地按喇叭示威。这种双重标准提醒我们,保持理性克制需要持续修炼。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的现代价值远超字面意义。它不仅是历史教训的凝结,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的传递。尤其在社交媒体时代,很多人习惯用激烈言辞“开战”,导致网络环境充满戾气。如果我们能把“轻动干戈”当作思维警铃,或许能在点击发送键前多思考三秒钟。

最后不妨做个思想实验:假设两家奶茶店开在隔壁,A店老板发现对方新品和自家类似,立即在店门口贴大字报指责抄袭;B店老板却带着样品上门请教,结果发现是供应商配方撞车。两种应对方式孰优孰劣,答案不言而喻。生活里的很多“干戈”,其实都能化作“玉帛”——关键在于是否愿意给理性更多时间。

轻动干戈的造句

  1. 造句 我徒弟纵有手段,决不敢轻动干戈。
  2. 造句 无量天尊!胡道友,还是少安毋躁,不要轻动干戈,这样对谁都不是好事,你可明白?
  3. 造句 可我了解你,你带兵打仗,喜欢奇正结合,没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会轻动干戈。
  4. 造句 唐朝廷商议发兵征讨,裴行险认为,前此曾与吐蕃两战俱败,不宜再轻动干戈。
  5. 造句 燕室衰微,百姓离心,永熙又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刚愎自用,轻动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