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ū ēn bèi yì
成语解释:辜:辜负;背:违反,违背。辜负别人的恩德,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成语出处:宋·乐史《绿珠传》:“今为此传,非徒述美丽,窒祸源,且欲惩戒辜恩背义之类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忘恩负义
繁体字形:辜恩背義
英文翻译:have no sense of gratitude and justice
辜:1.罪:无辜。死有余辜。2.背弃;违背:辜负。辜恩背义。3.姓。
恩:1.恩惠:恩德。恩深似海。他对我有恩。2.(Ēn)姓。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辜恩背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但其实它的意思很直白——就是一个人受了别人的恩惠,不仅不报答,反而做出违背道义的事情。比如《三国演义》里,吕布原本受董卓提拔重用,后来却为私利杀了董卓,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辜恩背义”。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要造这样一个词?其实这背后藏着对人性的观察。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见过类似的事?比如朋友借钱帮你渡过难关,结果你转头就抢了他的客户;老板给了你晋升机会,你却带着公司机密跳槽。这些行为虽然没到“杀人”的程度,但本质上都是对信任的践踏。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疑惑:为什么有些人会辜恩背义?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往往和短期利益诱惑有关。就像寓言里那个偷邻居金子的齐人,眼里只盯着眼前的金子,却忘了偷窃会让自己失去更重要的名声。但现实中,这种选择就像走钢丝——你以为占了便宜,其实正在失去立足社会的根基。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要学会识人。明代思想家吕坤说过:“受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是小人。”当我们帮助别人时,不必期待回报,但至少可以观察对方是否懂得感恩。这就像种树——不是每颗种子都会开花,但精心培育的土壤终会吸引真正的良木。
有个真实案例很有意思:某创业公司老板在员工最困难时预支了半年工资,结果这位员工后来成为公司最忠诚的高管。这让我想到,辜恩背义的行为虽然存在,但人间正道始终存在。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越是在利益至上的环境里,知恩图报的品质反而会显得更加珍贵。
不妨这样思考:当我们面对辜恩背义的人时,该怨恨还是释怀?我的个人观点是,与其纠结别人的选择,不如专注自己的修行。毕竟,我们控制不了他人,但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像大海不会因为几滴污水停止奔流,善良的人也不会因为遇见过负义者就放弃发光。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如果某天你发现自己可能“辜恩背义”,该怎么办?其实答案很简单——及时止损,亡羊补牢。人都会犯错,但真正的勇气在于承认错误并尽力弥补。这或许就是成语给现代人最重要的启示:道德不是枷锁,而是让人活得坦荡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