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èi yù fù ēn
成语解释: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成语出处:《旧唐书 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舍,命斩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记恩德
繁体字形:背義負恩
英文翻译:be ungrateful to kindness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恩:1.恩惠:恩德。恩深似海。他对我有恩。2.(Ēn)姓。
哎呦喂,今儿咱们来聊聊“背义负恩”这个成语,说白了就是形容那些忘恩负义、违背道义的人。比如《水浒传》里有个经典桥段:陆谦为了巴结高衙内,转头就把兄弟林冲往火坑里推。你瞅瞅,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背义负恩”吗?明明受过人家恩惠,最后却捅刀子,真是让人气得直跺脚!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哎,为啥有人会干出这种缺德事儿呢?害,说白了还是利益闹的!有些人啊,一旦遇到更大的诱惑,良心立马被狗吃了。就像现在有些公司高管,拿着老板发的工资,转头把商业机密卖给竞争对手,这不就是现代版的“背义负恩”吗?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是非黑即白。我觉着吧,有时候人可能会被现实逼到墙角。比如说战国时期的张仪,骗楚怀王说给六百里地,结果只给六里——你说他背信弃义吧,可人家是为了秦国统一的大局。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结果正义”的幌子,真能洗白背信弃义的行为吗?这问题还真得两说着。
咱再说个接地气的例子。就像老王家那档子事儿:老王供侄子读完大学,结果侄子工作后连个电话都不打。街坊邻居都说这孩子“背义负恩”,可换个角度想,年轻人刚入社会压力大,说不定是忙忘了呢?所以说啊,评判这种事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竿子打死。
依我看呐,这成语搁现在社会特别有警示作用。你看那些搞诈骗的、欠钱不还的老赖,哪个不是“背义负恩”的典型?不过咱也别光盯着阴暗面,毕竟知恩图报的人还是大多数。就像疫情期间那么多志愿者逆行救人,这不就是正能量的对照组嘛!
说到底,老祖宗留下这成语就是想提醒咱:做人得讲究个“义”字。您要是遇着过被辜负的事儿,也别太往心里去——俗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咱们自己守住底线,比啥都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