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shàn
  • 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shàn qù è

成语解释:见“迁善黜恶”。

成语出处:清·冯桂芬《序》:“《易》、《诗》、《书》、《礼》著其理,《春秋传》兼言征验,而四子书教人迁善去恶之道大备。”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遷善去惡

英文翻译:Move from good to evil

迁善去恶的意思

迁:1.迁移:迁居。迁葬。拆迁。他家迁到外地去了。2.转变:变迁。事过境迁。3.调动官职:左迁。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去: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成语评论

什么是“迁善去恶”?简单来说,就是主动改正错误,选择做正确的事。比如同事总爱在背后议论他人,你却选择当面真诚沟通;朋友习惯熬夜刷手机,你却坚持早睡早起——这些看似微小的选择,都是在实践中践行这个成语。

为什么说“迁善去恶”不单是道德要求?其实它更像生存智慧。试想:总是抱怨工作的人,久而久之会失去成长机会;习惯推卸责任的人,注定难获他人信任。主动修正这些行为,其实是给自己积累人生资本。

记得刚工作时,我总用“性格直爽”当借口说话伤人。直到有前辈提醒:“刀子嘴不一定是豆腐心,可能是没学会控制情绪。”这句话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善良需要行动配合。后来主动练习换位思考,人际关系明显改善。

改变恶习会痛苦吗?刚开始肯定不适应,但就像健身练肌肉,酸痛期过后就会尝到甜头。有个朋友戒掉麻将瘾后,用省下的时间考取了职业证书;邻居大叔戒烟五年,现在每天晨跑五公里。这些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行为的转向,终将带来命运的转向。

有人担心“改错等于否定自己”,其实恰恰相反。我始终相信,承认不完美才是成长的起点。就像树木修剪枯枝才能长高,适时修正行为偏差,反而能让生命更健康地舒展。重要的是保持进步的姿态,而非执着于过去的对错。

观察身边活得通透的人,往往都有“动态更新”的能力。他们不会困在“我本来就这样”的固化思维里,而是像手机系统升级那样,定期扫描行为模式,及时修补漏洞。这种持续自我优化的状态,或许就是“迁善去恶”在现代生活中的生动演绎。